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逐步蔓延,钢铁一路狂跌、铜工业下挫、钨价腰斩……
中国的工业企业也遭受着“经济寒冬”带来的冲击,作为江西的支柱产业,江铜集团、新余钢铁集团、江西钨业、江中集团、江西水泥,这些江西大型国企在这次金融海啸造成的周期性回落中无不受创,出现了出口萎缩、销售增长放缓、国企利润大幅下滑……
为应对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在2008年10月21日深入省国资委调研,并连续召开全省经贸系统、部分重点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帮助企业度过经济波动期。
不久后的2008年11月17日,江铜集团全体高层在铜苑宾馆连续3天搞封闭式专题会议,人人神色凝重。集团公司总经理李贻煌在会上说,“危机也是商机,我们要加快并购整合的步伐。”
随后的时间,人们更是难在办公室找到江西省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李天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几次欲预约他当面采访,其部下都称“李主任下企业调研去了。”后来,李天鸥在短信中回复记者,“这个时候,我们能与企业肩并肩手拉手,比拨笔钱给他们更管用。”
工业企业遭遇价格滑坡 新钢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熊小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从2008年10月份开始,钢价价格一路狂跌至40%。更危险的是,许多金属产品有价无市,同行中大规模地出现限产、裁员、减薪。”
他还透露,公司三期技改投资150亿元,在金融危机面前,既要生产,又要建设,资金缺口很大。“新钢高层的开支能省的都省了,能砍的都砍了。”
新钢宣传部门负责人称,新钢没有减产,仍在满负荷组织生产,凸显了公司形象与实力,赢得了铁路、港务等方方面面的刮目相看,皆一反常态主动出击寻求合作。这为公司今后与上下游企业之间进行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江西,没有比江铜集团规模更大、效益更好的企业了。可是,这个亚洲第一、全球第三的铜企照样没能逃过这场浩劫。2008年度1—6月份平均价格还保持6.5万元/吨的铜材,现在跌了一半。“好在江铜所占市场份额大,由此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同时也未雨绸缪作了90亿元的资金储备。”江铜集团所属江铜股份公司董秘潘其方透露。
江钨集团党群工作部负责人介绍说,上半年钨矿石的价格还比较稳定,从2008年8月份起出现拐点,9月份开始跳水,价格一度跌破了5万。过去的镍价是20多万,现在跌破了10万,以致一些项目不敢再往下投了。
危机中的突围路径 国务院制定的经济刺激计划拉动内需有助于全国钢企和建材企业恢复信心,这对江西大型国企而言同样是利好消息。据悉,新钢三期技改项目——总投资150亿元的300万吨薄板工程已进入了主体工程扫尾阶段。而且,新钢将在市场低迷期寻找一切有利的机会,增强与释放自己的产品结构优势。
“这个时候扩能,我们的成本会降低不少。正所谓"省下的就是赚到的"。”江铜集团党委书记李保民说,“中国是一个贫铜国,2007年全国的消费铜是477万吨,而铜产量只有340万吨,存在约140万吨的缺口。再加上国家扩大内需,可以预见,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铜在中国会供不应求,我们的机会还很多。”
江钨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钟晓云称,在诸多困难与挑战下,公司立足本省的资源优势,围绕全省有色金属产业的合理布局,突出产品上下游间的关联度抓项目,努力完善了产业链,如针对江西钨产业有资源优势而加工制造能力不足的实际,启动和建设了年产5000吨粉碳化钨粉项目、年产3000吨硬质合金项目、年产2000吨硬面材料项目,迅速成为了国内最大的钨产业基地,也确保了今年全年销售收入达60亿元目标的实现。
南昌钢铁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钟崇武表示,2009年将加大板簧企业的收购和重组,提高市场占有率和主动权,争取在3年内使拳头产品弹扁的产能达到80—100万吨/年,真正形成大而强的产业链。
《中国经济周刊》获悉,目前省国资委出资监管单位已有20个项目列入省2009年计划新开工大中型项目,总投资140.8亿元,获得国家支持金额4658万元;对接国家和省、市65个重大项目,获得订单43.5648亿元。如省建材集团已签订水泥供应总量为81万吨的供货合同,预计供应2009年开工的重点工程项目水泥140万吨。
(责任编辑:郭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