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某种食物会胀气,睡前吃东西会发胖……所有这一切,人们往往认为是胃惹的祸,事实未必如此。日前,据美国“网络医学博士”网站报道,几位肠胃病专家对几大误区做了更正,给胃“平反”。
食物在胃里消化。人们通常认为,胃会将食物搅拌、碾碎,大部分消化过程发生在那里。
其实,食物并不是按吃进去的顺序而消化,它们经胃搅拌后,直接进入小肠。
少吃东西能让胃变小。一般来说,一个人成年以后,胃的大小基本上就不会变了。不过,少吃东西虽然不能令胃缩小,却能重新设置“食欲调节器”,这样你就不会觉得那么饿了。
瘦人比胖人胃小。胃的大小与体重无关。天生的“瘦猴”与胖人相比,胃可能一样大,甚至更大。
吃非水溶性食物(如高纤维谷类)容易胀气。实际上,水溶性纤维(如草莓、苹果、豆类)更易导致腹胀,这其实是负责消化水溶性纤维的肠菌群在“作祟”,而非水溶性纤维根本不能消化,只能穿肠而过,既然未曾与肠菌丛发生交互作用,也就谈不上形成肠道气体了。
胃酸和体重无关。这两者之间是有关系的。只要能让腹部脂肪减少一公斤,你的胃就会感觉舒服不少。怀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随着胎儿的成长以及对内脏器官的挤压,胃痛的次数随之增多。只要孩子一降生,压力就减少了,胃痛自然也就缓解了。
睡觉前吃东西会发胖。人们的固有观念认为,在某一时间摄入的食物总量与消耗热量的比例,最终决定是否会增加体重。其实,这个想法并不具有科学性。睡觉前吃东西并不会变胖,只是更难以消化,会产生腹胀、腹痛感,并会排气,疲劳有压力时尤为如此。
脂肪比碳水化合物更管饱。脂肪比碳水化合物消化慢,停留在胃里的时间长。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自然觉得,吃了含有脂肪的食物在较长一段时间不感觉饿。其实,薄脆饼、面包或甜食一类的简单碳水化合物,反会使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快速增加或下降,引起心情和胃口的急剧变化,让你有饱腹感。(姜汉忠) (来源:生命时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