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关闭
10年前,德昂族还是一个不会养猪,不会种地,不会“盘生活”的民族,10年后,这一切都在改变,而这种改变,源于一项工程的深入开展——
1999年,在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程中,国家民委倡议和发起了“兴边富民行动”,加大对边境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投入,使边境民族地区尽快富裕起来,逐步跟上全国的发展步伐;2000年,根据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民委要求,云南省开展了“兴边富民”行动,实施基础设施、温饱、安居、免费教育四项工程;2005年2月,云南省委、省政府正式启动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此后的三年,中央、省、州(市)三级财政共投入资金达54.24亿元,有力促进了边境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德昂族仅是从云南省“兴边富民”举措中受益的16个跨境少数民族之一。
“我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是与越南、老挝两国接壤的边境县。距县城35公里、位于中老边境一线的康平乡瑶家山村王纳碑,是个瑶族群众聚居的自然村。
江城县民宗局黄毅说,过去的王纳碑瑶族村民居住在曼博山,以种植谷子、玉米为主,过着刀耕火种、游耕游居的生活。要山没山,要树没树,致富无路;要地没地,要粮缺粮。全村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收谷打米,砍柴伐木,全靠村民肩挑背扛,稀稀疏疏二十几间茅草棚,湮没在荒山坳里,见证了王纳碑瑶族同胞祖祖辈辈的艰辛与困顿。
如今的王纳碑瑶族村民小组已实现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话。人均有粮近423公斤,人均纯收入2186元,全组村民已解决吃饭问题。过去想都不敢想的电视机、手机等也进入了王纳碑瑶族村民家中。村民邓庆文感慨地说:“虽然横向与其他发达地区或民族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但纵观自身发展,我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兴边富民“3+1”对口帮扶 从“兴边富民”行动正式确定为“兴边富民”工程的几年来,云南省通过“3+1”对口帮扶模式,从人、财、物各方面对边境25个县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取得良好成效,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不留死角。
云南省发展改革委主任米东生说,“3+1”对口帮扶即由1家大型企业、1家科研院校、1家金融企业对口帮扶1个边境县市的模式,是配合兴边富民工程实施,动员社会力量支持边境地区发展的有效措施,是省委、省政府为配合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推进边境地区加快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
米东生说,据不完全统计,第一轮“兴边富民”工程实施的3年来,云南省通过开展产业帮扶、设施帮扶、爱心帮扶、教育帮扶、智力帮扶和科技帮扶,“3+1”工程实施各单位累计投入资金1.27亿元用于边境地区建设,同时,金融机构发放贷款37.95亿元,向地方转让债权4969.86万元,减免债务4367万元,促进了边境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2008年是实施新三年"兴边富民"工程的第一年。”云南省政府副秘书长张荣明说,新三年“兴边富民”工程涉及的6大工程30件实事,正全面推进。据统计,截至2008年12月31日,30件实事安排下达总投资已达60.03亿元。
创新举措成为民族帮扶“标杆” 在实施“兴边富民”过程中,云南省2000年在全国率先实施边境“三免费”教育,推动了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出台;2001年在全国率先开展7个人口较少民族扶持发展工作,4年后,国家制订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专项规划,全国22个人口较少民族得到了特殊的扶持发展机遇……
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经济发展处处长徐畅江说,通过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到第一轮“兴边富民”工程结束,云南25个边境县市实现生产总值434.3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6746元;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4.3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4.12亿元,财政支出107.4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31元。25个边境县市共有11.57万户群众告别了茅草房、杈杈房;60万人喝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减免学生教育规费4860万元;66万多人次通过培训走向劳务市场并获得了就业岗位;2850个村寨的群众看上了电视节目;8.7万农户用上了清洁环保方便的沼气。
徐畅江说,实践证明,随着“兴边富民”工程的不断深入,云南边境地区基础条件逐渐完善,社会事业持续发展,群众的生产生活逐步改善,中缅、中越、中老边境将呈现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军民团结、边境安宁、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据新华社昆明2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