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 (记者姚润丰、董峻)记者3日从农业部获悉,为及时掌握小麦、油菜生长情况,指导各地落实抗御低温阴雨的技术措施,农业部于近日派出4个工作组,分赴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7个省开展小麦、油菜生产指导工作。
2月14日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长时间低温阴雨天气,平均降水日数达11天以上,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多,累计降雨量为近16年历史同期最大值。同时,大部分地区出现3至5摄氏度的低温,局部地区出现大雪、冰雹和低温雨雪冰冻现象。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十天,江南、华南、四川盆地及贵州等地阴雨(雪)天气较多,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三至六成,局部地区偏多2倍以上。这次低温阴雨天气影响的地区是我国夏季粮油主产区,前期遭受长时间的严重干旱,已经对在田农作物生长造成一定影响。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前,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正在拔节,油菜陆续抽薹,设施蔬菜处于定植缓苗阶段,抗寒能力下降,持续低温阴雨天气将使在田作物根系活力下降,植株生长缓慢,茎干水分增多,抗倒伏能力减弱,病害发生加重,尤其不利于小麦分蘖和幼穗分化以及油菜开花授粉。
为积极应对低温阴雨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农业部办公厅于3月3日下发紧急通知,要求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省农业部门高度重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措施,认真做好低温阴雨抗御工作,千方百计减轻灾害损失。
据悉,工作组从3月4日开始,用一周左右时间,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和工作督导。重点调查分析持续阴雨天气对小麦油菜生长和春耕备耕造成的不利影响,提出应对措施。协助地方制定小麦油菜防渍、防冻、防病技术方案,开展田间管理技术指导与服务,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性天气的影响,为夏收粮油有个好收成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