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初到,两会召开。在全军第一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束之际,让我们跟随5位全国人大代表的目光,看一看学习实践活动带来了哪些新变化,各单位是怎样在查找问题上求真,在解决问题上求实的?这些新变化、新经验,既是缩影、侧面,也是喜讯、启示。
南海舰队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天涯哨兵新家园,让南沙西沙官兵安心守岛礁、健康守岛礁、快乐守岛礁
黄嘉祥代表: 守礁官兵生活时尚了 本报特约记者 唐忠平 曹海华
黄嘉祥
前些天,人大代表、南海舰队政委黄嘉祥穿梭在各基层舰连之间,听取官兵意见。2月27日下午,记者好不容易见到他,听他讲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让南沙西沙官兵生活大变样的故事。
南沙西沙,远离祖国大陆,岛礁环境险恶,官兵生活艰苦。黄嘉祥深情地说,守礁官兵的困难也是舰队党委心头的牵挂。大家一致认为:必须更新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把现代时尚生活引入南沙西沙。
黄嘉祥告诉记者,经过多次改扩建,南沙过去的高脚屋已被永久式礁堡所代替。
礁堡上用电有保障,室内空调、冷藏设备、电视机、DVD等现代化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还建成了卫星通信固定站,实现了与大陆的视频通话和数字同步传输。为了让守礁官兵吃上放心米面,海军党委组织科研人员研制出7大类、48个品种的“南沙专用口粮”。不久前,一座器材齐备的健身房也落户永暑礁。
过去,“日报上礁成季刊”;而今,一批卫星数字接收系统为官兵带来了福音,30多家电视台的节目可随点随看。去年,海军“蓝网工程”连通岛礁,舰队专门购买了80多台电脑,让官兵足不出礁,就能上网冲浪。轻点鼠标,“八一”电视大学580多个专业的远程教学课程尽收眼底,一年来,已经有96%的守礁士官参加了远程学习。
黄嘉祥介绍说,西沙变化也不小。机场、海底光缆已经连通各岛,一艘现代化交通艇也于近期交付西沙部队使用,艇上装备了先进的动力和导航系统,建有专用干货舱、冷藏舱和客舱,岛际交通运输难的问题迎刃而解。西沙医院通过全军远程医疗信息网,可以和军内外医疗专家网上会诊、实施复杂手术。随着新型节能蔬菜大棚的建成,20多种瓜果蔬菜在西沙试种成功,加上海水培植蔬菜技术获得重大突破,基本保证了西沙官兵旺季蔬菜不断,淡季盘中见绿。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守礁官兵成了受益者;守礁官兵的时尚生活,也成了舰队学习实践活动的生动教材。
第 1 2 3 4 5页
第二炮兵某工程技术总队着眼“明日战场”做好“今日准备”,提高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
廖炳生代表: 下一仗我们更有胜算了 本报记者 丁海明 张旗
廖炳生
“2008年初,我们在郴州参加抗冰保电战役27天,虽然让灾后陷入黑暗的郴州亮了起来,但抢修技术上的薄弱环节令人深思;汶川大地震,我们在前线整整奋战100天,虽也立下一些功劳,但实战暴露出的指挥能力差距让人警醒……”请人大代表、第二炮兵某工程技术总队总队长廖炳生谈谈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收获,他的思绪飞回了载入总队战史的两场战役。
秋色渐浓时,随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不断深入,廖炳生的思路日益开阔。“科学发展观的哲学观点、思维方式和决策方法,让我们不少若隐若现的想法开始变得清晰,许多思来想去的问题有了答案。一个近在眼前的事情就是:以抢险救灾战役为镜,寻找战斗力建设的新的着力点。”
于是,为“明日战场”做好“今日准备”的目光,就逐步聚焦在工程技术部队的战斗力要素———通信、指挥、保障、抢修这4个平台上。事不宜迟,谁能保证下一场战役不在明天打响?总队迅速成立了课题组,调集精兵强将展开攻关。廖炳生没有细述那些挑灯夜战、东方既白的日夜,他只是告诉记者这样的结果:经过数月苦战,他们充分借鉴吸收军内外信息化研发成果,完成了三代通信装备的融合嫁接和10多种通信方式的综合集成,以及野战化、小型化和模块化改造;完成了涵盖多专业、多门类的作战信息数据库开发,一个整合现有的通信、指挥、定位和辅助决策系统,适应工程技术部队特点的信息化指挥方舱诞生在他们手中。与此同时,他们立足现有装备,完成了战时工程保障平台和电力抢修平台的升级换代。“学习实践活动让我们明白了这样的道理:未来战场存在着种种意想不到的艰难困苦和绝境考验,今天多一分妙算,明天就多一分胜算。”廖炳生说,他们的平台升级,都为未来预留了接口,时机成熟时,可以与未来作战体系对接,战斗力会再次倍增。
“下一仗,我们一定打得更好!”廖炳生说,这是他和战友们的坚定信念。
第 1 2 3 4 5页
训练场上显作风,武警天津总队贴近实战编写训练教材,在复杂地域锤炼捕歼技能
刘晓健代表: 领导机关作风扎实了 崔兰斌 本报记者 刘彦军
刘晓健
谈起机关作风转变,快人快语的人大代表、武警天津总队总队长刘晓健,一上来先扳着手指头讲了两个战例:
两年前,六支队官兵到郊区一个工地执行抓捕任务,一名战士由于过分紧张,捕俘动作变形,致使本来已成瓮中之鳖的嫌犯得以脱逃……
与此相反,去年11月23日,正在巡逻的六支队战士李伟东、陈绪鹏,没费一枪一弹就一举将两名持刀歹徒抓获。
两个战例,一反一正,都发生在基层中队,可它却与机关作风密切相关。
刘晓健说,总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展开后,党委下决心解决机关作风不实的顽疾。他们从训练场透视机关作风上的问题,发现一些基层单位“复杂地域捕歼战斗”、“战时心理素质”等训练没有搞起来。原因是没有场地保障,基层也不知道这种训练该怎么搞,有的还怕担风险。
刘晓健的语气非常坚决:“解决基层的问题,关键看机关的态度和决心!”没有搜捕训练场地,总队决定让基层部队使用总队的训练基地,机关随后积极协调,利用郊区一个废弃农场,为基层部队建起了以训练复杂地域捕歼能力为重点的综合战术训练场;没有实战训练教材,总队职能部门组织专门力量编写;考核验收时,机关把战场政治工作、捕歼作战技能等课目,放到实战环境中检验。
正是在机关作风的转变中,部队的训练变得扎实了。六支队不仅有了李伟东、陈绪鹏创造的成功战例,全面建设水平也有了大幅跃升。
谈到学习实践活动的效果,刘晓健激动地说:“机关作风的转变是个重要成果,这个成果决不仅仅体现在训练上。”仅今年1月份,总队常委分别两次带机关工作组到基层蹲点半个多月,解决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试点、局域网管理、制定班长骨干集训选拔标准等具体问题36个;去年底全总队选取士官近800人,机关不插手干预,坚持公开公正透明;基层反映强烈的改善住房条件、随军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也正在积极解决之中。
第 1 2 3 4 5页
为大学生干部指定“部队导师”,北京军区某集团军引导干部把学历优势转化为能力优势
王西欣代表:
高学历干部翅膀硬了
本报记者 夏洪平 特约通讯员 马仕府
王西欣
“我们集团军基层干部队伍的素质,可以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3月2日上午,人大代表、北京军区某集团军军长王西欣说到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时,难掩内心的喜悦。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何提高基层干部的能力素质,是我们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课题。”王西欣介绍说,“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大学生干部身上,经过有计划的培养锻炼,一大批高学历人才脱颖而出,给基层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就说某高炮团的"80后"大学生指导员崔越,小伙子毕业不到5年,就被军区评为"百名优秀教员"。放眼整个集团军,越来越多的崔越正在不断涌现。”
近年来,随着部队大学生干部比例的扩大,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大学生干部文化素质高、发展后劲足,但也存在缺乏当兵经历和部队经验,初到基层“水土不服”等问题。据王西欣介绍,为了帮助大学生干部尽快适应并融入部队,集团军建立了“部队导师制”等一整套基层干部选拔培养机制。他们给每名新毕业大学生干部指定一至两名机关业务骨干或优秀基层主官、优秀士官担任“部队导师”,在具体工作中手把手地传帮带,帮助他们尽快把学历优势转化为能力优势。
集团军还实施了“大学生干部成长接力”工程。新毕业学员上岗前先集中到优秀连队,当一个月兵、当一个月班长、当一个月见习排长,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确定岗位,除旅团选调少量干部补充到机关,其余的全部安排到基层任职。62名年纪轻、学历高、潜力大的优秀干部,被安排到31个先进连队担任主官,借助这些连队承担任务重、标准要求高的实际,磨练摔打干部,让标杆连队成为培养年轻基层干部的“基地”和“摇篮”。“高学历干部的翅膀硬了,部队建设如虎添翼。从新大纲编修到试训,从抗震救灾到奥运安保,去年集团军担负的多项重大任务全部高标准完成,他们功不可没。”王西欣欣慰地说。
第 1 2 3 4 5页
济南军区某旅进行野营拉练,运用野战指控系统实现“动中能通静中能看,撒兵千里全程可控”
夏世富代表: 作战指挥实现联网了 本报记者 费士廷
夏世富
“上通天、下触地”,谈起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给部队带来的变化,人大代表、济南军区某旅旅长夏世富感受最深的是作战指挥手段的变化。
年初,该旅进行冬季野营拉练,近3000名官兵遍撒方圆数百公里的大别山区。夏世富坐在“中军帐”里,就能对部队实施远程、无线、可视和联网指挥,部队行动尽收眼底。
“部队的作战指挥手段正逐步实现由手工向自动、由平面向立体、由逐级层层指挥向同步实时指挥的转变。”夏世富说,这种转变是军区党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给部队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济南军区党委“一班人”认为,学习实践活动必须在解决影响军事斗争准备的急难问题、破解制约部队战斗力建设的瓶颈问题上见成效。在调查研究中,他们发现,部队各级作战指挥所专用的网络设备、显控设备、终端处理系统少,通信、指控装备互联互通难,情报采集、指挥手段科技含量低、时效差,部队作战指挥手段相对落后等问题比较突出。
为此,军区党委坚持把改进作战指挥手段、提高作战指挥效益作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一个抓手,自筹资金3000多万元,组织技术力量,启动了军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野战指控系统建设项目。
为了摸清部队现有装备底数,军区领导多次带人深入部队调研,还组织科研骨干到中电科技集团、总参谋部等相关单位考察,确立了“挖掘现有装备最大潜能,在集成创新上求出路”的原则,经过反复论证,形成了切实可行的总体方案。
随后,科技人员先后攻克了计算机网络连通、安全保密等近百个技术难题,集成15套作战指挥软件,最终研制开发出融指挥控制、通信功能于一体的战役级野战指控系统和适用于师团野战指挥的可搬移式指控系统。
目前,军区师旅以上单位和部分团级单位配发了该系统,各级指挥员坐在指挥车内,均可对部队进行联网指挥,达到了“动中能通、静中能看、全程可控”的效果,标志着军区野战指挥手段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第 1 2 3 4 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