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中央六策挺中小企业
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生态群落”的中小企业,其盛衰决定着一国经济发展的健康和可持续性
文/赵涛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和影响,最先受到影响和受影响最大的是中小企业。
截止到2008年6月,我国中小企业已达到3655万多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GDP的60%,缴纳税金占国家税收总额的50%。在广东、江苏和浙江等沿海省份,中小企业发展对当地经济的贡献率更高。2000年以来,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大大高于年均工业增长和经济增长速度,中小企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
中小企业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就业容量大、就业方式灵活,为缓解就业压力发挥了积极作用。近些年来,中小企业提供了77%的城镇就业岗位,80%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在中小企业实现了再就业。中小企业已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
同时,中小企业已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生力军。目前,我国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一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迅速成长、壮大,成为具有优势的大企业。在现代服务业、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中小企业已成为主体。而一些地区中小企业发展,带动了农村和县域经济,形成了行业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块状经济”,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但在危机环境下,不能不看到,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始终是市场竞争中的弱者,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更为敏感。在当前经济形势急剧变化的情况下,中小企业面临着很大的困难,需要政府的扶持政策,帮助其平稳发展,这不仅是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应对经济形势变化的需要,更是维持社会政治稳定的需要。
中央高度重视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出现的困难。从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央有关部门和各地及时采取了应对措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力度大、行动快、措施实,为促进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一,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融资和信用担保体系。国家及时调整了从紧的货币政策,增加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加大了信贷支持力度,央行多次下调准备金率和利率,减轻企业融资成本。
为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问题,中央财政资金加大了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补偿支持力度;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免征3年营业税收等。全国已建立各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3000多家,为23万户中小企业提供5000多亿元贷款担保。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中小企业集合融资债试点积极推进。
其二,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先后四次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第一次是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从11%提高到13%,将竹制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1%。第二次提高了部分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涉及3400多项商品,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25.8%。第三次明确了3700多项提高出口退税率的商品。年底又明确了550多项提高出口退税率的商品。国家今年先后两次取消了100多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面实施企业增值税改革。国务院还专门出台了扶持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轻纺行业发展的六条意见。在加大税收扶持力度的同时,中央财政也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扶持,各类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全年新增20多亿元。
其三,加强市场开拓与对外合作。通过举办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市场,为中小企业搭建了“展示、交易、交流、合作”平台。为推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我国已与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十多个国家签署了中小企业合作协议,与巴基斯坦、新加坡、德国等国签署中小企业合作备忘录。相继举办中日、中韩、中德、中意、中国与欧盟中小企业政策磋商,推动建立了中意中小企业基金、中德中小企业合作项目进一步拓展。
其四,继续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创办小企业、开发新岗位,建立创业服务平台和基地,扩大创业辅导服务城市试点,为1.6万户新创办的小企业或创业者提供了创业辅导服务。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对20多万中小企业开展了信用等级评价和信用信息征集。不断完善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服务功能,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市场等方面的信息服务;近7000多户中小企业在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上发布招聘高校毕业生信息,为中小企业和应届高校毕业生免费搭建了职位发布和应聘信息平台。
其五,深入贯彻中小企业促进法和“非公经济36条”。截止到2008年底,江苏、浙江、广西、四川、湖南等17个省区市还出台了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办法或条例。中央有关部门和单位相继出台了36个配套文件,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引导,有利于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环境逐步形成。
需要破解的难题
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针对性不够强。从当前情况看,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对中小企业缓解困难起了良好的作用,但以中小企业为受益主体的政策措施还不多,有关政策中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突出问题的针对性还不够强,有的政策还存在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因此,需要制订针对性更强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已出台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力度。
部分扶持资金的落实和使用还存在问题。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专项资金落实进度缓慢,使用分散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
中小企业保发展、促稳定的难度不可低估。近期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因金融危机和经济形势变化造成的影响,克服当前困难。但是,考虑到政策的滞后效应,以及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深化,中小企业保发展、促稳定的难度不可低估。
需要做好经济运行监测,密切关注中小企业的变化情况。当前要密切关注中小企业的生产运行情况,建立必要的情况通报制度,及时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原材料和能源供应、资金周转、市场变化等方面的情况,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化解。对停产、亏损的中小企业可能存在的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和隐患,要做好解决突发性事件的预案,要在保发展中促稳定。
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
面对当前来自国际国内的经济困难和严峻挑战,保持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发展不仅对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保持社会就业总体形势稳定和社会和谐更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务院的有关部署,2009年要进一步完善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
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支持力度,完善对小企业信贷考核机制,积极建立小企业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机制,扩大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切实保证全年中小企业贷款增幅不低于全年贷款增幅平均水平。
继续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落实资金注入。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继续实施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实行营业税减免有关政策。实施跨省区和规模较大的中小企业担保设立与变更的行政许可。在东北地区、北京市再担保工作基础上,加快建立国家和各地区再担保机构。
切实做好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的补助,加强监督检查,保证财政资金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方面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发挥中央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形成与地方的互动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加快推出创业板市场,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上市育成机制,推进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发展,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集合发债;推动建立以信用记录征集、调查、评级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信用制度,提升中小企业融资能力;推进区域性知识产权交易市场试点。
大力推动中小企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结合当前扩大内需政策,加强中央财政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补贴引导作用,重点对产业集群骨干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产业升级等给予投资补助或贷款贴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鼓励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和与大企业协作配套路子。
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加大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有市场、经营困难的企业予以扶持,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档次低的落后生产能力。制定中小企业产业梯度转移政策,积极推动设立中小企业产业转移资金或基金,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条件和实力的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向地震灾后重建地区转移。
鼓励和支持产业集群发展。引导企业顺应产业集聚的趋势,按照布局合理、土地集约、生态环保、节约资源、公共服务的原则,向产业积聚和集群化方向发展,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加强配套,搞好分工协作。确定若干示范产业集群,发挥其对全国产业集群的带动作用。与金融机构合作,建立产业集群融资机制,加大对产业集群和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力度。
积极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贯彻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各项配套政策,落实12部委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若干政策,落实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加强分行业指导,引导企业把创新、质量、品牌、信誉作为发展的重点,增加研发投入和必要的引进,加强“产学研”联合,加大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和应用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发展后劲。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培育产品、企业和区域品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产品争创国际知名品牌。落实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提升中小企业创造、运用、维护知识产权的能力。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资源消耗,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
落实8部委《强化服务,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意见》,继续组织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构建信息化服务平台,支持企业在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物资采购、市场营销等环节,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管理、技术、工艺创新;引导和支持行业协会、社会中介机构等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推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整合社会资源,培育服务品牌和核心服务机构,提高对中小企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支持创业辅导、技术创新、人才培训、融资担保、管理咨询、信息服务等重点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效果。
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支持综合性社会化公共服务平台。加大中小企业培训工作力度。逐步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中小企业培训体系,提高培训的档次和水平,切实提高中小企业职工队伍素质。
大力开展企业管理咨询服务工作,推动企业管理上水平,学习和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推进管理创新,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升效益。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信息网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金融、商务、市场等服务信息,加强信息引导。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广泛推广和普及电子商务,降低中小企业市场开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有效扩大内需。
建立中小企业运行监测体系,密切注视中小企业生产运行状况和发展趋势,加强对中小企业运行监测预警分析,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加大对企业负担的专项治理力度,继续清理乱收费,坚决取消不合理的行政性收费项目,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引导中小企业千方百计减少停产、关闭和破产,尽量不裁员、少裁员。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同时,积极引导减产或停产的企业加强设备检测和维修,大力开展技术培训,为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导意见,大力推动创办小企业,开发新岗位,以创业促就业工作;支持建设一批小企业创业基地,为创业提供发展环境和空间。建立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和创业辅导员队伍,提高创业辅导服务水平;加强工作交流和服务能力培训,提高创业服务质量;形成支持创业融资服务措施。
切实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
继续加强中小企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APEC中小企业部长会议及中国欧盟、中意、中德、中美、中日、中韩、中国东盟等主要政策对话和交流机制,落实内地与港澳CEPA协议,务实推动重点领域开展合作交流。继续办好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和APEC技术交流展览会。
切实增加中小企业产品和服务在政府采购中的份额。加强区域中小企业合作,鼓励东中西部中小企业之间开展合作交流。继续开展地震灾区中小企业投资项目洽谈活动,搭建地震灾区中小企业生产恢复和重建合作平台,推动灾区中小企业恢复重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