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屡见报端。有研究资料表明,在高校自杀率统计中,大学生高于一般青年,重点大学高于一般大学;据北京心理危机与干预中心对在2006年15到34岁的死亡案例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其中26%是死于自杀,超过了事故或者疾病。
现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日趋严重,经不起太多的挫折。分析大学生自杀的原因,我们不难看出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现代的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步入大学校门之后,生活上遇到的种种困难再加上人际关系处理上的一些问题,包括一些情感问题的处理,导致了他们心理上的严重失衡,从而引发了“生命危机”。
第二,家庭经济原因,也是大学生自杀的原因之一。大学生看到别人过着富裕安逸的生活,而自己一无所有,加上当前社会上攀比之风盛行,也容易造成他们心理上的严重失衡。第三,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压力的加大,也是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一个重要因素。尤其在当今金融危机加剧,工作难找的大背景下,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针对这些原因,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耐挫折能力,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首先,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整个社会都应当高度重视“大学生经不起挫折”这一现实问题。
其二,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的有效引导,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要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将挫折和磨难视为成长的财富,用一种健康的心态面对挫折,增强自己的耐挫折能力,并将此营造为一种大的氛围,使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并受其影响。
第三,舆论方面要加强正面宣传,树立正面榜样。用榜样的力量鼓舞和激励我们的大学生勇敢地迎接困难,克服困难。
第四,在大学课程中设立相关的教育课程,形成有效的制度保障。学校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设立相关的心理辅导课程,并定期开展一些励志的讲坛、论坛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我们希望在给大学生更多鼓励和宽容的同时,在他们遇到挫折前能让他们形成正确的“挫折观”,在他们遇到挫折时中能给他们更多的帮助,在他们渡过挫折后能总结经验让更多的人分享,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所谓的“鸟巢一代”在挫折面前更加坚强,真正成为未来中国发展的栋梁之才。
(责任编辑: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