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青岛3月6日电 (记者宋学春乔丕亮)今天上午,青岛团市委、市志愿者协会举办了2009年青岛城市志愿服务项目发布会。此次项目发布是青岛市首次大规模、整体性向媒体和社会进行志愿服务公益项目推介。目的是有效承接奥帆赛、残奥帆赛志愿服务工作成果,进一步弘扬志愿精神,浓郁城市志愿服务氛围,建立覆盖城乡区域、各行各业的立体化志愿服务体系,实现城市志愿服务的常态化运行。
据介绍,前一段时间经过面向青岛市志愿者协会团体会员、全市各类志愿服务组织、民间志愿者团队和社会各界广泛征集,首批129个城市志愿服务公益项目已经全部开发完毕,共涉及文化、卫生、教育、环保、交通、语言、法律、关爱、技术、特色等10个领域,近万个志愿者服务岗位。
全部129个城市志愿服务公益项目近万个志愿服务岗位,都通过城市志愿服务公益项目网络发布平台进行发布。平台网址是:www.qdzyz.org。
据悉,自2008年5月29日《青岛市志愿服务条例》经山东省人大批准正式颁布实施以来,青岛市志愿服务工作在法制保障下快速推进,圆满完成奥帆赛、残奥帆赛志愿服务工作,城市志愿服务氛围空前高涨,志愿者队伍和人数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已经达到44万人,大型赛事服务、环境保护、扶贫接力、法律援助、心理咨询、应急救援等各类专业志愿者队伍达到11758支,基层志愿者服务中心(站)达到1006个。全市以青年为主体,全社会广泛参与,多层次、宽领域、开放式的志愿服务格局已经形成。
城市志愿服务公益项目作为青岛市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整体计划安排,将在今天重点推出部分项目的基础上,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结合发布的形式,不断向媒体和社会推出特色鲜明、富有实效、便于参与的志愿服务项目。
青岛团市委书记陈飞、市老龄办副主任高恒文、市残联副理事长史春明、市红十字会副会长丁钢及其他有关单位的负责同志出席发布会,团市委副书记夏正启主持发布会。
青岛团市委书记陈飞同志要求全市各级团组织、志愿者组织特别是青少年要积极参与日常性的志愿服务,要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环湾保护、拥湾发展”和“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的重大战略部署,找准城市志愿服务工作定位,动员广大志愿者在服务党政中心工作和群众切实需求中体现作为;要有效发动,全面动员,更广泛的调动各方面资源参与、支持志愿服务工作;要立足长远、规范发展,不断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向日常、普遍、规范方向发展。
发布会上,团市委副书记夏正启介绍了城市志愿服务公益项目的整体情况。各有关单位领导一起开通了城市志愿服务公益项目网络发布平台。涵盖奥运成果保留、城市公共服务民生志愿服务和城市应急服务四大板块的“微笑的城市名片”城市志愿者综合服务站项目、“健康彩虹”城市公共卫生机构志愿服务项目、“爱润文心”城市公共文化机构志愿服务项目、“微笑青导”城市公共景点志愿服务项目、“心手相助”城市社会福利机构志愿服务项目、青青义教志愿服务项目、“笑姐”爱心助残志愿服务项目、“博爱相助”红十字应急救援(应急通信)志愿服务项目等八个项目作了现场的发布和推介,来自城市志愿服务公益项目一线的志愿者们声情并茂的发布和推介使博得了一片又一片的掌声,现场的志愿者纷纷要求报名参加城市志愿服务的公益项目。来自红十字应急救援志愿服务团队的志愿者们还在现场进行了装备的展示和救援模拟演练。
项目的总体特点是:
着眼于“保民生、促和谐”,紧密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开展服务。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志愿服务公益项目涉及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的民生领域,多个项目紧密围绕“环湾保护”、促进就业等当前全市重点工作领域开展服务。项目设计普遍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立足保留奥运筹办成果,全面承接奥帆赛志愿服务项目载体,更有效的服务十一运。很多项目充分借鉴奥帆赛期间服务的成功经验,有着鲜明的“奥运”特色。城市运行志愿服务站、城市公共景点志愿服务、交通信息志愿服务等项目都曾在奥帆赛期间发挥过重要作用,此次经过进一步的策划设计推向全市,奥帆赛志愿服务的有形成果得到充分体现,也必将更好的服务十一运,确保十一运志愿服务圆满顺利。
区域、行业广泛分布,实现了城市志愿服务公益领域的无缝隙覆盖。全市十二个区、市志愿者协会都在本区域进行了项目征集,许多项目直接来自社区、街道,项目分布覆盖全市所有区、市,并有效延伸到基层。志愿服务的行业分布十分广泛,涉及城市公共服务的文化机构、卫生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应急救援领域都有数量众多的志愿服务项目申报上来,面向社会发布,覆盖城乡区域、行业领域的“立体化”志愿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倡导常态化服务、普遍性参与,市民和志愿者团队参与志愿服务的门槛进一步降低。全部项目通过网络向社会发布,市民可以根据志趣爱好就近就便参与各种类型、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方便快捷,贴近生活。民间志愿者团队、专业志愿者团队、特色志愿者团队通过参与公益项目将进一步壮大规模,得到进一步发展。
规范管理、科学运行,志愿者招募、服务、认证体系进一步健全。全部依法进行公益项目的实施。通过网络平台,每个公益项目都进一步明确了组织形态,明确了团队负责人,明确了服务计划。志愿者在从事服务的同时,实现了同步注册、同步认证,自身的各项权益得到维护。
(责任编辑: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