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9-03-10 00:37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在左权县采访,看到听到的都是关于生态庄园的故事。
近年来,左权县大力发展生态庄园,规模之大,效果之好令人瞠目。
从2006年起步到现在,全县开发生态庄园累计达到118处,规模在1000亩以上的达到57处,投资规模超过100万的达到18处。生态庄园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使大批在外务工人员及从事其他产业人员转移到庄园经济开发中来,成为生态建设的主力军。
吕献红,石台头村农民,35岁,原在太原第三锅炉厂打工。遭遇全球金融危机后下岗返乡,到王家峪生态庄园务工,工资按日计算,每天50元。
王贵堂,左权县王家峪农民,2006年10月进入茂丰生态庄园务工,日工资40元。去年出工10个月,收入1.2万元。
李雪伟,26岁,前些年在内蒙古打工烧砖,一年拿不到3000元,还常被老板克扣、赖账。去年到茂丰生态庄园就业,一年赚5000元,还不误自家农事;
前几年,外出打工是左权县农民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由于他们文化水平低,又没有一技之长,收入水平较低。生态庄园的开发经营,需要雇佣大量常年工和季节工,农民不用背井离乡就有工打,有钱赚,变成“林业产业工人”,农忙时节还可以兼顾自己家的农事。他们说在庄园打工挺好,再也不思谋出去打工了。
那么,左权县的生态庄园又是以什么样的魅力绽放在大山深处呢?
地处太行山区的左权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左权县委、县政府为了尽快脱贫致富,加快实施移民并村,“十五”时期完成移民并村118个,近万人搬迁到了生产生活条件好的地方,搬迁后的山庄窝铺成了大面积的撂荒地。如何合理利用这些资源,使其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宝地,县委、县政府结合林业生态工程,把发展“生态庄园经济”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突破口。2006年出台了《关于庄园经济开发的实施意见》,积极鼓励企业和个人通过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投资造林。政府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资金上的支持,生态庄园由此而生。去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强化部门服务,结对帮扶,确定部门、单位、企业与生态庄园经营大户结成对子,全面帮扶,有力地推动了生态庄园的发展。
左权县生态庄园的开发,开辟了贫困山区发展现代林业的新途径。“庄园经济”的开发模式日趋多样,由一开始的企业开发和农户自主开发两种形式发展到现在的十种模式,经营理念也从一开始的“小农场、小果园、小草场”发展到现在立体开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著,集生态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现代林业庄园经济。原煤矿承包商裴乃江,承包了17000亩成立了华鼎生态庄园,用3年时间完成了以早实核桃园和生态林为主的综合开发工程,建成科技示范、模式栽植、生态良好的一流庄园;桐峪田庄园选择林药间作和生态养殖综合开发,栽植各种中药材40多万株,优质核桃树1万多株,其他树20多万株,逐步建成中药材植物园、观赏园、狩猎场、药膳馆,集生态观光、休闲娱乐、健康餐饮一条龙服务的疗养保健旅游庄园。而在庄园里从事生产经营的大都是本地的农民,他们签有劳务合同,工资有保障,粟城绿龙生态庄园去年一年就给雇工发放工资50多万元。
生态庄园的发展锁住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吸引社会资本7000多万元;在经营模式上走出了以生态林保障经济林发展环境,以经济林促进生态林发展的路子,形成了多林种、多层次、多色彩、良性循环的生态结构。去年造林5.2万亩,占全县年造林面积的30%;核桃产量突破600万公斤,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
目前,生态庄园经济已经成为左权县生态建设的一大亮点,到生态庄园去发展,已经成为农民工的首选。为此,县委、县政府提出:“十一五”期间,全县生态庄园要发展到300个。他们算了一笔账:按平均每个庄园用工30个计算,就可以为社会提供1万个就业岗位,让万余农民不出远门就可以增加收入5000万元。
赵晓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