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国防科技大学校长张育林日前表示,充足的人才储备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航天事业仍将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
张育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作为我国航天人才最重要的培养基地,国防科技大学为航天事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他介绍,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中,发射场系统、测控通信系统、运载火箭系统、飞船系统等重要领域,有一大批科技人员毕业于国防科大。有些系统的骨干岗位上,国防科大毕业生占一半以上。在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各大系统中有6名总指挥、总设计师是国防科大培养的。他们平均年龄只有40岁左右,为我国航天事业未来30年发展提供了支撑。
培养和提升前沿领域的创新能力,是国防科大航天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张育林介绍,国防科大密切跟踪国际航天领域发展新趋势和我国航天发展新需求,不断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进行修订。“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始终与航天科研单位、发射测试机构紧密合作,在重大任务中磨练和培养人才。”张育林说。
张育林透露,在继续加强火箭、卫星、飞船的设计分析和测控发射等航天人才培养的同时,我国将重点拓展航天科技应用领域的人才培养,从而使航天成果更好地服务百姓生活、服务经济建设。
每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报考航天相关专业的考生人数就大幅增加。去年,“抗震救灾英雄少年”欧阳宇航如愿以偿地进入国防科大。张育林说:“我们欢迎更多有志于航天事业的优秀青年报考国防科大,为发展祖国的航天事业贡献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