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成都3月12日电 (苑坚、余里)“明年12月底,卧龙大熊猫救护与疾病防控中心将在都江堰建成投入使用,此举将进一步完善中国大熊猫的疾病控制与研究”。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张和民1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称。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日前与都江堰市政府正式签署协议,在都江堰青城山镇石桥村重建大熊猫救护与疾控中心,新中心命名为“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都江堰大熊猫救护与疾病防控中心”。
据张和民介绍,原来位于卧龙的大熊猫救护与疾病控制中心从2007年底开工建设,汶川大地震后,这一建设地点规划为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重建地。
“考虑到疾病防控的特殊要求和圈养大熊猫的种群安全,我们决定在都江堰另行选址重建大熊猫救护与疾病防控中心。”张和民说,“通过综合考察,都江堰市青城山镇石桥村区域植被、气候、地形地貌等自然环境完全适合大熊猫救护与疾病防控、和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需要。”
该项目规划设置研究试验室1座、兽医院1座、大熊猫饲养圈舍40套,配套供水、供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和监控监测以及科学研究仪器设备,建设固定办公用房和临时陪护人员用房。建成后,将是中国首家“大熊猫救护与疾病防控中心”。
重建的都江堰大熊猫救护与疾病防控中心,将以大熊猫救护与疾病防控为中心,提升大熊猫保护科学研究水平,使大熊猫就地保护、饲养繁殖、野化培训与放归、公共教育等功能既相互独立又有机结合。
张和民说:“中心的建立对加强大熊猫重大疫病监测、研究和处置,及时救护野外病饿大熊猫十分必要,特别是可满足汶川大地震后野外大熊猫救护的需求。”
汶川特大地震主要发生在大熊猫栖息地分布区,由于地震影响,卧龙大部分圈养大熊猫疏散转移至雅安碧峰峡基地,现该基地大熊猫种群密集,安全隐患十分突出。而建立疾控中心对降低疫病发生的危险、缓解碧峰峡基地种群增长的压力、有效保护大熊猫核心种群十分迫切。
张和民称,在大熊猫保护和研究上,中国政府、保护生物学科研人员、国内外保护组织和机构都做了大量工作并给予极大关注。
“大熊猫救护与疾病防控中心的建设项目作为卧龙灾后的重建项目之一,将在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期间实现种群分流的作用,并能够缓解近期种群圈养管理压力,降低种群的安全风险。”张和民说。
此外,为及时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迅速安全转移、疏散大熊猫,也需要建立具有处置应对能力的专门机构,即大熊猫救护与疾病防控中心。汶川大地震造成卧龙圈养大熊猫需要紧急疏散和安置就是一个例子,2003年建成的雅安碧峰峡基地对灾后大熊猫的安置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川省是大熊猫主要分布区,拥有77%的大熊猫栖息地和76%的野生大熊猫个体。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两个基地(卧龙和雅安)承担着四川全省的大熊猫野外救护工作,1980年以来已先后救护大熊猫120多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