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多少、血糖如何、烟龄多长、是否运动……对于沈阳市民来说,“居民健康档案”已不再是新鲜词,它成为社区卫生为居民开展健康服务管理的基础。但3月12日,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一些健康档案或堪称“历史悠久”,或被锁进档案柜,成了“死档”。
档案“尘封”,健康管理又怎能做得好呢?如何让健康档案“活”起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成为摆在沈阳社区卫生工作者面前的难题之一。
困惑
医生建档案成“抄写员”
“晚上回家一份份地抄档案,像个小学生。”和平区马路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责任医生杜雪梅说:要建一份健康档案,先得上门入户,详细了解各项情况,记在笔记本上;一天下来,顶多跑十户八户,再利用回家后的时间,把内容抄到正规档案里;然后再集中时间把档案内容输入电脑。
光建档还不行,对重点人群,如6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还要体检、随访、提供健康咨询。杜雪梅说,建完档案后,还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和需要服务的内容“排单”,比如说,张大爷患高血压,需要一个月随访一次,李大娘是严重糖尿病患者,每周都要电话咨询。依此类推,杜雪梅负责的460个重点管理对象,“一周的工作计划单就是一个庞大的表格”。虽然百姓对她的服务很满意,但“因为任务多,肯定有些健康管理工作做得不够好。”
现有查档方式不够方便
记者了解到,有些健康档案已有近十年历史,从建完后就锁在档案室里。“有的居民早就动迁走了,但健康档案还在,一批都有好几万,哪有精力去核对更新,更别说利用了”。但每次统计建档率,它们同样纳入其中,百分之九十几甚至百分之百的建档率实际上并不能说明问题。
而近几年,各区都对社区卫生提出了要对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群等实施健康管理的要求。“你都不知道咱们上门服务时有多累赘”,杜雪梅说,入户做健康指导前她先计划好今天去几家,然后把找出来的一摞档案抱上,还要带血压计、听诊器。这种“人到哪儿,档案带到哪”的流动方式不仅费力,关键是用起来不方便。社区医生经常要到成堆的档案中找,翻着也很不方便。
至于电子版更是“麻烦”,由于它是静态的,所以根本帮不上忙,医生仍然用纸质的档案工作,却还要将随访的内容一一录入。
破解
动态健康管家全区联网
“看,现在多方便,鼠标一点,健康档案全出来。”杜雪梅和所在中心的责任医生这下可是“鸟枪换炮”了。
和平区政府今年投入360万元开发建设了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形成了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基本信息采集点的综合信息管理网络和信息交换系统。
有了这个系统,“死档”变活了。记者在系统内输入名字“韵友臣”,这位62岁老人的健康档案出现了,他是名高血压患者,除了其它指标,近两年来血压测量结果、入户随访记录、健康指导情况都登记在案。“按照病情分析,我每三个月都要对他随访,上次是2008年12月22日,下次随访日期就是今年的3月22日。”杜雪梅说,她再也不用手工制作工作计划表,也不用担心会忘记,因为系统会启动警示功能,提醒她去随访。
记者看到,该系统包含健康档案、疾病管理、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计划生育管理等多个系统,方便医生对居民进行动态的、系统性的健康管理。全区联网后,居民无论到区内任何一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只要输入身份证号码,就可以了解到自己的健康状况、就诊记录。
同时,根据这个系统,社区卫生不仅可以对居民个体进行“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还可以通过对整个居民健康数据库的分析,了解哪个社区糖尿病患者多,高血压患者多,有的放矢地制定区域健康管理方案。
除了和平区已经开始了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的试点外,沈河区卫生局局长崔卫星也表示,今年全区将建立全区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的“信息化管理”。本报记者朱晓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