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月2日,在瑞士日内瓦,通用汽车欧洲区副总裁菲瑟在日内瓦车展前的一个特别预展仪式中介绍通用旗下欧宝品牌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增程型电动车Ampera。计划于2011年投产的Ampera将成为欧洲首款可一次行驶数百公里里程的电动车。 |
| |
美国汽车业“三巨头”的CEO在国会听证会上“哭穷”。 |
| |
奥巴马对改造美国汽车业一直持积极态度,但他说支持本国汽车业发展,不等于提供更多的援助贷款,企业生产新能源车才是奥巴马兑现自己承诺的前提。 |
2
弃用“汽车沙皇” 组建新工作组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认为,美国政府牵头的救助行动短期或可保“三巨头”之奄奄一息,长期则无法扭转美国汽车工业消亡的趋势。但显然,奥巴马觉得经济学家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即使汽车业真成了“扶不起的阿斗”,美国政府也无法下决心让其自生自灭,更何况奥巴马已经拿出了改组底特律的具体措施。
美国政府在同意为汽车巨头提供贷款时附加了一些条件,其中包括减少汽车工会工人的福利支出以及债权人同意“债转股”以减少债务负担,这就为政府介入产业创造了条件。因此,奥巴马最初打算像整合情报部门那样,任命一名专职官员来负责汽车业的转型,这个可以手握重权的汽车业改造总监被美国媒体称为“汽车沙皇”。
“汽车沙皇”原计划2月中旬就职,通用汽车等公司需要在2月17日之前向他递交全面的重组计划和工会与债券持有者之间的让步承诺。“汽车沙皇”会和专家们一起分析这些公司递交的重组计划。
但“汽车沙皇”一职的“难产”对美国汽车业造成了雪上加霜的影响,它延缓了汽车生产商、债券持有者和钢铁工人联合会之间重组谈判的进程。为及早弥补这一缺失,奥巴马政府及时调整政策,宣布单独任命“汽车沙皇”的计划胎死腹中,改由组建一个特别工作组代为履责。
美国白宫2月16日表示,成立一个跨部门的汽车工业特别工作组,以监督指导汽车业重组计划。这一工作组由财长蒂莫西·盖特纳和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劳伦斯·萨默斯领导,成员来自政府多个部门,包括财政部、劳工部、运输部、商务部和能源部等。
奥巴马政府组建的包括十多名内阁部长级人士的“总统特别小组”深深明白局势危机,不敢再拖,2月25日上午便召开首次会议,研讨如何处理棘手的汽车业重组问题。在会议上,小组领导成员盖特纳和萨默斯强调,当前美国汽车业形势严峻,必须“全面重组”才能确保长期生存能力。特别工作组未来数周将认真审议汽车巨头提交的改组计划,与汽车公司管理人员举行会谈,并为财政部3月31日最终决定是否追加对汽车业援助提供意见。
此外,理顺汽车业的劳资关系也是这个工作组面临的一大任务。不过它已经得到了双方一些表面上的支持。通用公司发言人格雷格·马丁说,欢迎汽车业工作组,“我们希望尽快与这一团队见面,共商通用详细重组计划,让公司达到贷款要求,重获生机。”
另一方面,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也对汽车业特别工作组表示欢迎,认为此举将有利于推进汽车业巨头和债权人及工会的谈判。
3
主打“绿色”汽车 规划未来方向
奥巴马从就职仪式上就开始主打“绿色牌”,为了防止来宾驾驶的汽车排放废气过多,就职典礼主办单位鼓励民众尽量驾驶节能减排的油电混合动力车,而奥巴马对美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与此一脉相承。
为奥巴马提供绿色施政策略的智库“美国进步中心”发表报告认为,“绿色复苏”是刺激经济最有效的方向。该报告预测,奥巴马若用1000亿美元刺激经济,投入绿色产业创造的就业比投入石油产业多4倍,比直接援助消费者能多创造30万个工作岗位。
具体到刺激底特律的复兴,奥巴马提到要将“绿色汽车”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他说:“对汽车工业来说,这意味着2011年起出厂的新车将受到新标准的规范。毫无疑问的是,我们的目的绝不是再加重汽车工业的负担。而是要帮助美国的汽车工业,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我们的义务不仅限于为在经济危机中蒙受重创的企业提供短期帮助。我们必须帮助它们为明天生产汽车,使汽车工业具有持久生命力和活力,在未来的数十年里立于不败之地”。
上任总统不久,奥巴马就签署了两份总统行政命令,要求美国把燃油使用效率由目前的每加仑行驶44.3公里,在2020年前提高至每加仑56.3公里,并要求美国环境保护署重新考虑允许一些州政府,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汽车尾气二氧化碳含量标准。
美国环保署署长杰克森也就此表态,将推动汽车减排标准法案的通过,这一法案一旦放行,意味着全美40%的汽车市场将实行新的绿色标准,这对美国汽车业将造成巨大影响。
除节能减排外,奥巴马的新能源战略也会改变美国汽车生产和消费结构。奥巴马已经表示,将促使政府和私营行业大举投资于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车等新能源技术,以7000美元的抵税额度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型汽车,动用40亿美元的联邦政府资金来支持汽车制造商,力争到2015年实现美国的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达到100万辆等。
此前,无论是减排方案还是开发新能源汽车,固执的底特律三巨头一直心存抵制情绪,声称会大大提高成本。但由于目前深陷危机,他们都指着政府的“救济粮”,因此身在屋檐下,哪敢不低头,对于美国政府的这一法令只好表示“欢迎”。可事实上,这很可能是化长痛为短痛,提前进行技术升级的一步妙棋。如果底特律能在奥巴马的帮助下顺利“加油”,熬过这个经济严冬,那么现在所有这些举动,在未来都将是一笔再现辉煌的财富。奥巴马本人,也有可能成为继亨利·福特等汽车巨子之后,能在汽车工业上被大书一笔的人。 (严森)
链接一
奥巴马座驾变“绿”
美国是名副其实的汽车王国,全国保有汽车超过2.5亿辆,几乎平均每人都能摊上一辆,而身为政治家的奥巴马自然也不例外。什么人开什么车,从奥巴马的座驾上,就能看出这位提倡变革的总统的风格。
像所有生于“婴儿潮一代”晚期的美国人一样,奥巴马曾追求时尚与个性,选择典型的美国车——克莱斯勒300C当座驾。这辆车扭矩高,马力足,耗油量大,眩酷至极,似乎代表了奥巴马挥洒的青春。
可是这种车被评论家认为是地球上最不利于政治生涯的车,很难想象一个要追求团结协作的政界人士会坐着如此出位的车招摇过市。因此,在决定出马竞选总统时,奥巴马当机立断卖掉了这辆可能会给他“减分”的座驾,另觅新车。
大概是为了和他标榜的“绿色生活”相一致,这回他选择了一辆福特混合动力车。大概是觉得这辆车感觉还不错,于是奥巴马在他极为庞大的耗费1500亿美元预算的“十年能源安全计划”中,特别强调会加强插入式混合动力车的开发。为此,他还承诺,会给汽车巨头们资金支持,让他们生产更多的混合动力汽车。
链接二
车企遭遇“降薪难”
美国政府贷款给三大汽车公司,有个条件就是要它们削减成本。裁员降薪本来是减少人力成本最惯用的方式,可对于汽车公司来说,裁员难上加难,就连降薪也面临巨大阻力。工人工资过高是美国车企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其实,美国汽车一直在拖着沉重的人力成本包袱艰难前行。从通用去年年底申请援助时提交的报告中可看出,综合工资、福利、养老等费用,通用每名员工每小时的生产成本为69美元。而其最大竞争对手丰田为53美元。以美国三大所承担的员工医疗保健福利支出折合到每辆车上,高达1500美元。丰田汽车在北美的成本则仅为每辆200美元,相差悬殊。这样高的成本,自然是美国车竞争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按理说“倾巢之下难有完卵”,一旦企业倒闭,所有人都会砸了饭碗。所以减少工资或许是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的一个好办法,可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在做出一些让步之后,在关于员工医疗基金的谈判中不再退让。
由于有工会顶着,裁工人的工资难,那些曾坐着私人飞机到华盛顿哭穷的CEO们只好先拿管理层下手,福特汽车董事会已经同意放弃2009年的全部现金报酬,董事长福特也同意今明两年减薪30%;福特的全部酬劳已经并且将继续不予发放直至该公司全球汽车业务扭亏为盈。与此同时,通用也对美国管理层降薪10%。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