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一号”船凯旋青岛
人民网青岛3月17日电 (记者宋学春 乔丕亮)今天,安全、圆满并超额完成我国第20航次大洋科考任务的"大洋一号"船凯旋青岛,来自全国18家单位的114名科研人员和56名船员同船回到祖国。国家海洋局、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在青岛北海分局团岛码头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国家海洋局副局长、中国大洋协会理事长王飞、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人事司司长李春先及外交部、中编办、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海军司令部航保部、北海舰队、北舰队航空兵、海军青岛基地、青岛警备区、青岛市政府、青岛海关、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一、二、三所、中科院海洋所、青岛海事局、青岛海地所、青岛市科技局、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广州地调局、辽宁盘锦利是米业有限公司等单位领导参加了欢迎仪式。
据悉,"大洋一号"船自2008年5月22日启航以来,两度横跨太平洋和印度洋,历时300多天,共七个航段,累计航行达四万六千多海里,创下我国大洋科考时间最久、航程最长、成果空前的纪录。全体科考队员和船员在"大洋一号"临时党委领导下,发扬"自强、探索、奉献、和平"的大洋精神,始终保持昂扬斗志,满怀责任感和使命感,默契配合,克服艰难险阻,开展了深海底热液区多金属硫化物、深海海山区、富钴结壳、深海洋盆、多金属结核和深海生物多样性等多项调查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特别是海底多金属硫化物调查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共发现了十一个海底热液区和四个热液异常区。
据了解,自1977年人类首次在东太平洋海隆的加拉帕戈斯群岛海域发现海底热液区以来的30多年时间里,世界各国在大洋中脊仅发现了160多个热液区。我国在海底多金属硫化物调查方面起步较晚,自第19航次在西南印度洋超慢速扩张区发现了我国第1个海底热液区,实现了海底热液活动调查的零突破。时隔一年,第20航次大洋科考以发现11个海底热液区的惊人成果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发现海底热液活动的能力。正是本航次的发现成果,使我国以海底热液活动研究新兴力量的身份在该领域站稳脚跟。本航次总首席科学家陶春辉博士带领大洋科学家们使用我国自主开发的"近底集成探测系统"创下了从探测异常到发现热液喷口直至成功抓取硫化物样品仅用时18个小时的奇迹。
本航次我国发现的海底热液区主要分布在东太平洋快速扩张海隆赤道附近和西南印度洋超慢速扩张洋中脊。这也是人类首次在这两个海域发现海底热液活动区。在东太平洋快速扩张海隆发现了5个新的活动的海底热液区,其中4个热液区总长达21千米,属于超大型的海底热液活动区。在西南印度洋超慢度扩张洋中脊共发现6个新的海底热液区,并且世界上首次发现了一个以地幔岩为基底的多金属硫化物区,科学意义重大。另外还包括约20千米的超大范围的新型碳酸钙"白烟囱"热液区和极难被发现的非活动海底热液区。
这些成绩离不开科考队员们孜孜不倦、创新钻研、持之以恒的科学探索精神。春节期间,从党中央领导到国家海洋局党组及各部委领导通过视频通话或慰问团形式慰问科考队员,解决他们后顾之忧,这都化作无形力量激励着科考队员不断进取。海上科考缺少经验,科学家们现场边干边学、不断摸索经验,并加强和美国、俄罗斯、德国等国家的合作。没有技术装备,现场自主研发。航次总首席科学家陶春辉介绍说。正是这样一支研究、创新型的队伍,在大洋科学考察中摸索并创建了一套高效快速的海底多金属硫化物探测方法和技术体系,用骄人的发现成果证明了中国科学工作者的智慧和创新精神,也再一次证明了我国的大洋工作者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