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珊瑚礁三角区”的国家以金枪鱼产卵地作谈判筹码,与发达国家进行斡旋,借此获得更好的交易价格和更公平的捕捞管理方式。
前不久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首都莫尔兹比港举行的一次部长级会议上,亚太“珊瑚三角区”国部长们提出了这一议案。
商讨议定保护“珊瑚礁三角地域”的海洋环境和食品安全的条约。“珊瑚礁三角地域”主要包括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太平洋之间的水域。这一地带是在印度、太平洋以及南海捕获的金枪鱼的产卵地和迁徙路径,在此处产卵和迁徙的金枪鱼大约占据全球金枪鱼捕获量的70%。
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珊瑚礁三角地项目负责人,利达·帕特·索艾德(LidaPetSoede)博士认为:“这一地带的金枪鱼产卵地对全球产值达几十亿的金枪鱼产业至关重要,世界应该为此付出努力,保护这里的环境并提供强有效的管理。”
“这一条约有助于帮助这一地域的国家和那些不是处在这一地域但在此海域捕猎金枪鱼的国家进行谈判,获得更公平的交易价格和实施更有效的管理措施。”
帕特·索艾德博士表示这一条约是符合此次会议宗旨的,有利于促进该地区金枪鱼捕捞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该地域的可持续发展对世界食品安全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巴布亚新几内亚国家渔业部常务董事西尔维斯特·帕卡嘉姆(SylvesterPokajam)警告说,如果金枪鱼捕捞国不采用三角地带国家提出的方法来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利用,那么大眼金枪鱼捕捞事业将会彻底崩溃。
帕克嘉姆先生指出:“我们已经预感到金枪鱼捕捞事业即将瓦解,对于诸多居住在珊瑚礁三角地海边的社区来说,这是致命的,这些社区里上百万人们靠金枪鱼为生,金枪鱼既是日常食物,同时也是赖以生存的生计方式。”
“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在本国的捕捞海域里,我们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来应对过度捕捞的问题,尤其是在过度捕捞大眼金枪鱼的地区,更加注意管理。但是这些方法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非三角地国家在捕捞过程中是否愿意引进此类方法,共同保护金枪鱼?”
2007年9月,由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诺(SusiloBambangYudhoyono)在亚太经合组织元首会议上提出,成立了珊瑚礁三角地域组织—珊瑚礁、渔业及食品安全(CTI),成员国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东帝汶。本周举行的会议是珊瑚礁三角区各元首在5月15日聚首印尼的默纳杜之前的最后一次部长级论坛,在5月15日会议上,大会将向世界宣布保护该地域海洋环境和食品安全计划的全部内容。
本月末,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成员将会在巴厘岛碰头,商讨由该组织的科学家小组提出的一系列减少捕捞黄耆金枪鱼的建议,据称黄耆金枪鱼已经达到了过度捕捞的峰值。
世界海洋会议和CTI峰会将于5月11日至15日在印尼的默纳杜举行,会议将会产生默纳杜海洋申明,这是一份关于海洋保护和气候变迁的权威性申明。
“随着世界气候变迁不断改变该地域的动物生存环境,我们面临的更大的困境的是如何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从而能保护当地的食品安全,保护那些依靠珊瑚礁三角地带独特的海洋环境而生存的诸多的生物物种。”帕特·索艾德博士如是说。(非贝)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