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华盛顿3月20日电(记者任海军)中英考古学家20日公布的最新成果显示,在中国长江下游的浙江地区,水稻是在一个缓慢的过程中逐步转变为人工作物的,其人工种植在6900年至6600年前达到一个高峰。
这项研究由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博士多里安·富勒、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副教授秦岭、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赵志军等人合作完成。
相关成果刊登在20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在位于浙江余姚的田螺山新石器遗址调查了稻穗颖花出现的密集程度。他们观察到,随着时间的推移,稻米残体在挖掘出的所有植物残体中的比例越来越高,由最初的8%增至约24%。这表明,稻米在该遗址先民的食物中变得日益重要。
研究人员将稻米残体分成3类:野生型、过渡型和人工栽培型。他们经分析确认,在6900年至6600年前的时间跨度内,人工栽培型稻米的出现比例由大约27%增至39%,野生型稻米和过渡型稻米出现的比例则在下降。
秦岭副教授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研究中国稻作起源这个问题上,研究人员捕捉到漫长的水稻驯化过程中的一个历史片断,对以田螺山为代表的河姆渡文化有了新的评估和认识。此外,研究人员还甄别并系统研究了小穗轴这一反映水稻驯化与否的硬证,建立了相应的分类标准,这对今后研究田螺山遗址出土的稻属遗存具有示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