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规模扩大之后,投资主体筹集自有资金存在一定困难,这成为扩大投资的一个障碍。”3月23日,一位宏观经济专家表示,而从去年末开始,如何解决项目资本金问题成为各方议论的焦点之一,其中包括调低项目资本金比例。
近日,一份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关于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的通知正在多个部委间征求意见。
3月23日,央行相关人士透露,已经收到了该份通知的征求意见稿,并反馈了部门意见。央行的态度是,对于有利于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重民生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适当下调项目资本金比例,将给予支持。
消息人士透露,对于发改委酝酿的政府特定项目中长期贷款管理办法,也即项目资本金贷款,监管层态度谨慎。
调整范围待解
3月23日,多位地方发改委和银行授信审批人士称,对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资本金比例,未听说有最新的调整,最近的一次调整还是在2007年;目前,钢铁项目资本金比例在40%及以上,房地产35%及以上,其他一般掌握在30%(及以上)左右。
一直以来,“生产型项目的资本金比例还是执行20%的标准,没有提高过;提高的主要是一些限制性的、产能过剩的行业,以及城市建设方面。”3月23日,一家大型银行分行信贷审批负责人表示,“目前我们对城建类项目的资本金比例要求是达到35%,低于35%的项目不介入”。
此番,发改委牵头酝酿的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将会涉及哪些行业,与钢铁、汽车等十大国家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是否存在关联,目前尚未有清晰的答案。但一位参与征求意见过程的知情人士透露,“覆盖面可能没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那么广”。
而一位股份制上市银行中层表示,如果调低资本金比例,首先受益的应该是那些投资规模巨大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如铁路项目,以及民生工程等。
国家发改委公布的2008年四季度到2010年底,4万亿元投资的重点投向和资金测算显示,在7大重点投向中,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电网改造部分的资金测算约为1.5万亿元,位居7大投向之首。
资本金缺口难题
某国有银行公司业务部门人士透露,目前项目贷款多遭遇两重难题,一是土地问题,二是资本金的问题。
由于不少政府投资项目由地方城投公司运作,而不少城投公司多以土地等形式出资,自身现金流并不充裕,现金缺口依然需要大量依赖银行解决。在本轮监管层研究资本金贷款之前,国开行的软贷款对缓解资本金难题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是随着去年7月开行软贷被叫停,资本金贷款一直缺位至今。
“现在,政府平台企业不缺银行贷款,缺的是自有资金。”前述大型银行信贷审批人士直言。
某股份制银行人士也告诉本报记者,从3月份以来不少新项目开始陆续上马,而期间亦屡屡遭遇资本金缺位难题,“有的项目不错,就是因为资本金不到位,而无法跟进贷款”。
“中期票据为什么那么火?各个企业都想发,就是因为中票没有(资金)用途的限制(可以用作项目资本金)。”一家中小银行投行人士说。
为了解决4万亿投资中地方政府配套资金的缺口问题,各部委曾多方运筹。
2008年底,在并购贷款解禁之时,银监会就曾同步酝酿项目资本金贷款管理办法,但是最终夭折,夭折的原因是高层认为风险太大。
但4万亿启动在即,资本金缺口也日益突出,为保证项目落实,发改委财政金融司今年初开始着手研究政府特定项目中长期贷款管理办法,其实质为项目资本金贷款。该办法目前已经上交国务院,但尚未得到正式批复。
与此同时,1月10日,银监会下发的信贷政策10条意见中提出,允许商业银行向政府投资项目的发起人和股东发放搭桥贷款,这实际上在一定程度放行了项目股本贷款。时至本月,酝酿已久的2000亿元地方债初步敲定发行办法。
目前,不少城投公司开始通过多种渠道解决自己的融资难题,中期票据即是选择之一,而北京、广东、上海三地政府平台企业已经尝鲜。
而对于此番宏观部门酝酿调整项目资本金比例,前述宏观经济专家称之为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因为“从控制银行风险角度来说,资本金贷款与调整资本金比例都不好”。
还有一些观点认为,考虑降低项目资本金比例以及开禁资本金贷款并不是治本之策,更应该着手研究的是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融资体制问题。除了政府资金,更应该通过多种渠道调动民间资金,而不应该一味将融资渠道缩窄为银行。
实际上,“如果银行与政府做(贷款),资本金比例高与低,可能对贷款还款风险没有实质性影响。”上述大型银行信贷审批人士直言,因为政府通过其他渠道,如发债,也可以补充资本金部分;关键是负债规模和结构是否合理,掌握尺度,不能超过政府的总体负债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