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医管局主席胡定旭(右)表示,将尽快推出7项措施,加强监控药物质量,以挽回市民的用药信心。(图片来源:文汇报)
中新网3月27日电 香港《文汇报》今日在“要闻”栏目刊发报道称,香港药物事故一浪接一浪,香港医管局亡羊补牢急推7项改善购药措施,包括只向引进微生物学测试的药厂购买高风险药物、药物必须附有条形码等,直接增加药厂的中标难度。
医管局28日将与供货商开会讨论执行细则,料在汰弱留强下,将来有不少小型药厂不再获该局订单,甚至撤离香港市场或倒闭。
由于药厂要提高药物规格,所增成本势必转嫁医管局,日后该局提供的药种会因此减少,医管局联网服务总监张伟麟不讳言:“(购药)成本增多了,或者获治疗的病人会减少。”
医管局短期内推行7项药物采购系统改善措施,该局主席胡定旭26日在医管局大会后表示,一连串药物事故,多方均有责任,期望这些措施可挽回市民的用药信心。
张伟麟表示,7项措施将在3至4个月内落实,包括增加每年抽验药物样本,现已联络2间化验公司优先处理。他相信1至2个月内可设立药物质量保证办事处,处理病人投诉及药物问题,但预计要增加药剂师人手作配合。
至于药物条形码方面,张伟麟说长远会建立计算机数据库,透过条形码核对、追踪、回收药物,药剂师在配药前也可在网上核对药物的名称及注册编号。
张伟麟称,日后药厂必须配合该7项新措施,医管局才考虑采购其药物,“我们把整个药物规格提高,把一些药厂淘汰。”他指日后生产商需为药物做微生物测试、要为药物附上条形码等,将拉高药物成本,相信会转嫁给医管局,“预计药价会上升,成本增多了,或者获治疗的病人会减少。”
医管局日后采购高用量及高风险药物时,张伟麟表示,会考虑采用多于一个供货商,包括以往只有单一供货商、有20万名患者使用的糖尿病药“甲福明”。该局行政总裁苏利民补充,该措施可确保紧急情况下有后备和替代药物。
本身是医管局港岛西联网药剂服务主管的医院药剂师学会教育总监崔俊明表示,相信有不少未能达标的小型药厂,因未符这些升格措施而不获该局订单,甚至倒闭。他指出,由于该局的拨款维持不变,因此日后药价上升,所购的药种只能减少,“为了药物安全,贵少许也没办法,期望特区政府增加拨款解决问题。”
医院药剂师学会会长苏曜华建议,日后药物质量保证办事处应把违规药厂名称在网上公布,“好似盖上"黑章",收阻吓作用”。
(责任编辑: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