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我提出了一个观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人文知识分子处于相对弱势,这不利于整个国家软实力的提高。这也引起了文化界一些政协委员的思考和讨论。
如果回顾改革开放初期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在关于“两个凡是”的讨论中,在推动思想解放、推进改革开放的层面上,人文知识分子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力量,给那个时代一个很大的推动力。
那个时候,知识分子了解生活,能摸到生活的脉搏;和那个时代共同思考,也能摸到时代的脉搏,并能够用他们的思想、勇气与开拓的精神,激发人民对一些僵化思想的思辨,从而推动社会进步。他们走在了社会的前沿,无论是文艺界还是理论界,都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和成果。
现如今,市场经济的巨大活力,虽然带来了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但一定程度上也让人们忽略了精神的价值与滋养,忽略了文化的传承。于是,类似“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观念,开始流行开来。诚然,文化的繁荣也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这样的观念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文化的主体性,使之处于从属地位。似乎经济是“唱戏”的唯一目的,文化只是一件工具。
与之对应的,人文知识分子的声音慢慢变弱了。仅举一个例子,如果人文知识分子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发出更响亮的声音,那么我们在过去30年的建设里,也就不会越来越“千城一面”了。我们的祖先用了至少一千年的时间,创造了数百个缤纷多样的个性化城市,现在却变得走到哪里都似曾相识,城市面貌严重趋同,这是一个巨大的文化损失。我想,如果人文知识分子也能像经济界的一些专家,能对我们的地方领导、决策层拥有同样的影响力,我们的文化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过分地商业化、平面化了。
当然,要改变这样的局面,一时看来还比较困难。这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比如,现在民间有一种说法,很多城市主管文化的市长,在领导班子里并不是一个重要的位置。再比如,一些地方政府部门要拆一片历史街区的时候,往往不听专家的意见,而只是让专家去论证他们拆历史街区的“正确性”。这其实是以工具性的态度对待人文知识分子。而人文知识分子,首要的应该是发挥他们在思想和专业上的智慧和判断,而不是附庸了事。
文化的力量,就是精神的力量。人文知识分子既是精神力量的代表,也是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力量。我们只有把文化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人文知识分子才能发挥他们的作用。文化的事,必须按文化规律来办,不能用商业规律来做文化的事。不能把所有的东西都推给市场,任由市场选择,把所有的思想精华都变成商品。只有按照事物的规律做事,它才是科学的,才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事业才能持续。
此外,我们的文化人也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平时注意走出书斋,去看一看,瞧一瞧。文化人必须要到第一线,必须与你要做的工作对象融为一体,才能提出更有合理性和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只有这样,人文知识分子才能在这个社会转型的大时代里,发挥更大的作用,发出更响亮的声音。
(作者为中国文联副主席)
(责任编辑:郭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