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青岛3月28日电 (记者 徐冰) 一种新型海洋工程保护技术——双层铝合金复合牺牲阳极技术日前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发成功,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据介绍,这项技术涉及复合牺牲阳极的改进技术,适用于海港、码头以及海洋平台等大型海洋钢结构的阴极保护。
本发明充分利用了两种铝阳极的优点,保护初期利用外层铝阳极提供较大的保护电流,使钢结构迅速极化,快速生成表面沉积层,使之后保持稳定极化所需电流密度大大降低;外层消耗后,内层铝阳极可在较小的保护电流下对钢结构进行保护,充分发挥内层阳极电流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因此具有保护效果好、使用寿命长、节省阳极材料等优点。
据了解,复合牺牲阳极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牺牲阳极材料结合在—起制成的牺牲阳极。复合牺牲阳极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与传统的牺牲阳极材料相比,它在解决海洋环境中大型钢结构的阴极保护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目前,海洋环境中使用的复合牺牲阳极外层为镁合金,驱动电位较大,可在极化初期提供较大的保护电流使钢铁结构快速极化,达到保护状态。待外层镁阳极全部溶解消耗后,驱动电位较低但电流效率高的内层铝合金阳极开始工作,使保护电流密度调整到较低的水平,从而维持钢结构的长期、稳定极化,实现防腐保护的目的。
(责任编辑:肖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