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建国60周年特别策划-追寻现代中国-娃哈哈营养快线特约 > 建国60周年-纪念建国60年专题

建国60年报道之杭州 小村谍报员秘密编写大情报

张永(前左一)与警钟社成员
张永(前左一)与警钟社成员

现在的张永
现在的张永

  杭州1949:小村谍报员

  钱江晚报 何晟

  1949年4月20日至22日,仅仅两天,蒋介石自谓“固若金汤”的长江防线即被解放军突破,敌江防部队落荒而逃,渡江战役宣告结束。解放军第3野战军第21军一部奉命进军杭州。

  5月3日,解放军会攻杭州,杭州守敌大部逃窜,残部被很快扫清,杭州宣告解放。

  解放早已是人心所向,加上杭州地下党组织事前做了大量工作,杭州市区的形势迅速稳定下来。原党政机关、物资仓库、交通邮电、水厂、电厂、银行、报社、工厂等要害部门,大多保存完好,没有遭遇破坏。解放第二天,学校照常上课,商店开门营业,工厂正常生产,甚至电影院正在上映的影片也没有中断售票。这座风景如画的城市,在一派和平安定的气象中跨过了新旧两个世界。

  5月10日,在国货路新华电影院,杭州地下党员、接管杭州的南下干部、萧绍地区金肖支队队员以及21军留驻杭州的同志举行了会师大会。人们怀着胜利的喜悦,热情地拥抱握手。尤其是300多位中共地下党员,在长期的单线联系之后,这是大家第一次公开见面。不少人发现自己的同学、朋友甚至同事,原来竟也是秘密战线上的同志。

  20岁的“无业青年”张永也在其中,在这里,他见到了入党领路人、久违的夏老师,还有自己的老领导柯里同志。会上,中共浙江省委书记谭震林发表讲话,高度肯定了地下工作者为杭州解放做出的卓越贡献,这让张永无比自豪。

  60年后的今天,80岁的张老早已离休多年。当他坐在家中为我们再次讲述杭州解放前夕发生的故事,思维缜密,逻辑清晰,我们仿佛看见那段峥嵘岁月清晰地浮现眼前。无疑,1948年末至1949年初那段抄写编辑秘密情报的日子,是他一生中最难忘却的记忆。

  19岁,进步少年成了地下党员

  张永最初接触中共地下党组织,是在1945年上半年,那时他是杭州市立中学的初三学生。

  位于西湖金沙港的杭州市中,曾是解放前杭州最大的中学之一。那时,市中初三年级8个爱好文艺的学生,自发组织了一个“警钟壁刊社”,半月一期,搞起了名为《警钟》的壁报。而壁刊社的负责人,就是张永。

  警钟社的进步倾向很快引来了反动学校当局的注意,却也使学校的两位女教师开始与这群十五六岁的学生接近。

  这两位老师,一位叫夏汝南,一位叫余巾英。后来张永知道,两位和蔼的老师原来都是中共地下党员,是在党的领导下有计划地在学生中物色发展对象。“夏老师的宿舍就在学校里,我们经常向她借一些文艺小说来看。”在夏老师和余老师的启发介绍下,张永和同学们阅读了不少进步书刊,如蒋管区出版的进步杂志《民主》、《文萃》、《周报》、《时代》和党出版的《群众》等,几乎是书店一到货就跑去买来大家传看。“毛主席的《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我就是那段时间看到的。”张永说。

  1947年2月26日,张永依然准确地记得这个日子。这一天,余巾英老师带着他,在一个隐秘的场合,举起右拳庄重地宣誓。张永成为了一名中共地下党员,这年他19岁。

  古荡张奶奶家住进个木炭商

  苏堤、白堤、六公园、花港观鱼,这些环西湖的景点每天游人如织。1948年,环湖仍是游人如织的西湖美景,然而一些“游客”的心事则大不相同。

  正如一些电影里的场景:游客甲与游客乙在白堤相遇,然后走到一起攀谈,似一对老友,实则是正用暗号接头的革命战友。

  游客甲是新党员张永,杭州大中华文具店的一名普通店员;游客乙则是他的联络人和上级柯里,化名李翔秋。张永与柯里是单线联系的。柯里知道张永住在哪里,但张永对柯里的信息却一无所知。

  “我入党后,与入党介绍人余老师只联系了一个多月,她就因同志被捕离开杭州去了苏北根据地。接着是一位姓唐的同志,但只联系了两次,1947年6月我的关系就转给了柯里。”

  “每次,我从一公园、六公园向昭庆寺(今少年宫)方向走,柯里从岳坟、六公园向一公园方向走。然后,我们会在湖边的某个地点巧遇。每次相遇的地点都不固定,白堤相对多一点。”

  于是,“游客甲”与“游客乙”邂逅之后,会坐到湖边的石凳上“聊天”,或是边走边谈。张永向柯里汇报情况,柯里向张永传达党组织的消息或者布置任务。他们一个月要在西湖边碰面两次,“湖边人多,不容易引人注意”。

  这样的见面一直持续到1948年7月。一次见面后,柯里问张永:“能不能帮我在乡下找个住处?”

  不用柯里多说,张永也明白,城里军警、便衣特务多,并不是安全的住所。他略一思索便对柯里说:“你看住到古荡我家怎么样?”柯里看着张永年轻的脸孔,点了点头。

  杭州城西古荡,现今已是车水马龙的新兴城区,60年前却是一派田园风光,鱼塘掩映着竹林,水田间夹着桑园。张永辞去文具店工作后就住在古荡俞家圩的外婆家。“我舅舅当时在拱宸桥开了一家运输公司,外婆就是古荡人,家里有8亩水田,还有一些竹园和桑地,住的是上下两层带院子的房子。”这样的家境在当时的农村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种家世是种很好的保护色。

  这年8月,柯里带着夫人张幼云(也是地下党员)和一个孩子租住进了古荡“张奶奶”家。张永和母亲、外婆住楼下,柯里一家住楼上。张永对家人说,这是他的中学老师,现在在临安和杭州之间做贩卖木炭的生意。

     搜狐联手全国31家主流媒体呈现:中国红1949 我的解放时刻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刘芬娟)

我要发布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纪念六十年的国家历史,不仅仅是对建国过程的简单描述,还是一次对自己祖国的宏大审视。

更多>>> 我的解放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