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三月三十日电(记者黄少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今天发表的《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报告》指出,西藏正在经历市场化方向的经济改革,市场在资源配置,特别是在价格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西藏农牧区的市场机制本身具有现代经济学上称之为近强疏弱的“势利”效应,通常会将稀缺资源配置到效益更高的地区和人群中。
如果没有政府的调控干预,发展水平滞后、投资效益相对低下的农牧区就有可能被市场无情排斥,竞争力相对低下的农牧民群众将面临被市场边缘化的危险。为此,政府正在利用其行政资源,特别是中央给予的财政支持,纠正市场缺陷,促进农牧区和农牧民的发展。《报告》认为,之所以需要研究政府在西藏发展中的行为与作用,除了政府在发展中应承担的责任和应尽的诸多义务外,另一重要原因就是,近年来,促进西藏地方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来源于投资这驾马车,尤其是近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的投入占GDP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其中,源于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和重点建设项目投入占了非常大的份额,以去年为例,国家预算内投资占当年固定资产投入的百分之七十五点九。由此可见,政府的投入对于西藏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可以讲,政府的投入在很大程度上牵引着投资这驾马车。《报告》提到,从改革开放以后到二十世纪末这段时间,西藏地方政府借鉴内地和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梯度发展理念,将很大一部分财力用于城镇和城镇向农牧区辐射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也就是被称为“中心开花”的发展战略。然而,这一投资战略以及市场固有的缺陷很可能导致城乡差距的拉大。比如,一九九七年至二000年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百分之八点一,略低于前五年的增长水平。而在同期,西藏的GDP却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高增长,中央对西藏的投入和全国的援藏力度也大幅度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西藏农牧民的收入水平与本地区城镇居民的差距却呈拉大的趋势。这一趋势不仅引起了中央和西藏地方政府的高度关注,还引起了国内外一些学者的关注。《报告》表示,鉴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初见成效和向广大农牧区辐射功能的增加,更鉴于农牧区亟待发展的现状,自治区政府因势利导,将发展与建设的重点移向农牧区。从二000年开始,自治区政府“把增加农牧民收入作为西藏农牧区工作的主线和整个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报告》强调,正是借助于政府的投入以及建立在以人为本基础上的扶民、助民、富民的发展思路,二000年以后,西藏大幅度提高了农牧区实行义务教育期间针对农牧民学生的“三包”标准,在绝大多数农牧区建立了合作医疗制度,实施了针对农牧民的安居工程和人畜饮水工程,基本落实了农牧区低收入阶层的生活保障。《报告》指出,政府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同时,也在积极采取各种调控手段,弥补市场的缺陷。西藏各级地方政府除通过加大对农牧区发展和农牧民增收的经济投入外,还在信贷、税收等领域全面向农牧区倾斜。此外,在尝试和探索其他调控手段方面也进行了努力,其中就有两个给人印象深刻且深受农牧民欢迎的政策:第一,为了保证农牧民享有充分的务工权利,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规定,政府投入的建设工程在用工时,需招募不低于三分之一的农牧民,农牧民能够胜任的所有工作岗位尽量交与农牧民。第二,虫草价格飙升并成为农牧民现金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后,西藏自治区政府很快颁布条例,将虫草资源的采集权完全赋予产地的农牧民群众,既保护了资源和农牧民的切身利益,又保证了采集秩序的井然有序。中国藏研中心对西藏农村进行长期调查的一个成果显示,在现阶段,一半以上农户三份收入中,来自政府的转移性收入就占一份,而收入处于底层的那百分之十农户近一半的收入也来自政府的转移性收入。由此可见,政府行为对于促进本地区的减贫、扶弱以及协调发展均产生了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廖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