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31日电 中国第一台、也是亚洲第一台海上风机日前在东海大桥畔安装成功,这是上海东海大桥风电场的起始之做。
将于明年世博会之前建成的上海东海大桥风电场位于东海大桥以东,由34台巨大的白色大风车组成,以南北间距1公里、东西间距500米的密度,形成一片14平方公里的海上风电示范区。
东海大桥风电场装机容量达100兆瓦,通过海底电缆传回电力,可为10万户家庭提供全部用电,年减排二氧化碳效应相当于停驶5万辆汽车。
31日出版的上海《文汇报》报道,如何让总高度超过30层楼的风机在海里稳稳扎根?如何精确控制这400吨庞然大物完成吊装?这对中国国内的设计、施工专家来说,都是没有过先例的全新课题。
海上风电在中国国内刚刚起步。欧美虽有经验,但却无法照搬到东海。经过长期的周密研究,中国首创了“长腿螃蟹”方案:首先,在海底斜着打入8根80多米长、直径1.7米的钢管,围成一个圈;随后在8条“长腿”上浇筑一个直径14米的混凝土承台,相当于“蟹壳”。等“长腿螃蟹”站稳,再将风机整体起吊,站上“蟹壳”,完成安装。此外,由于有一条航道穿越东海风电场区域,设计方还为“螃蟹”设计了一套可抗千吨级船舶撞击的防护装置。这个在国外的专家眼中“不可能的方案”连战连捷。
3月20日,海上阵风最大有七级。不过,中国海上首台风机的吊装当天就顺利完成,天黑前拧完了最后一个螺栓,自此,哪怕是50年一遇的大风,风车都能安之若素。
从2003年启动前期可行性研究,到2006年获得国家发改委立项、开始招标,再到去年得到上海市科委支持,加紧关键技术研究——多年来,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三航局、上海电力学院、同济大学、上海交大等,联手上海东海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不断闯关,研发投入数千万元。这套海上风机基础设计方案属“世界首创”。
眼下,在洋山港,第二和第三台海上风机正在陆上组装。有了首台成功的基础,4月初,它们将被同时装上一艘驳船,运往风电场,再同时完成安装。等3台机组就位,就会转入风机调试,为剩余的31台风机安装积累经验。
据透露,前3台风机的上上下下装了许多各式各样的传感器,它们将为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全方位的数据。还将为中国开发总潜力可达3亿千瓦的近海风资源探路,而东海大桥风电场也因此有可能成为中国风电的样板和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