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变化,大学也在与时俱进。“大学是探索和传播真理的堡垒”不能变,以“教化社会、完善人格”的宗旨更需要强化,要改变的是缺少“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氛围和空气,需要根治的是“学术腐败”、“一切向钱看”的校园毒瘤。
一段时间以来,公众对大学教育的质疑不绝于耳。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
大地:北京大学现在是不是已经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了?如果不是,距离世界一流水平还有多远?
周其凤:建设世界一流水平大学,应该是我们全国人民的愿望,这是一个国家的意愿,一个像我们这么伟大的民族,没有一流的大学不可想象,这是一个坚定的意志,我相信包括你们在内都非常支持国家建设一流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其实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怎么样叫一流大学?事实上我认为北京大学在很多方面已经是走在世界大学的前列。这个可以有很多方面的表现,最重要的事情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说达到了哪些就是世界一流。但是作为中国大学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对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北京大学要在这方面继续发挥它的作用,北大历史上在推动我们国家民族的进步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从这个角度讲中国的一流大学不能和美国的一流大学相提并论。哈佛大学、MIT这些世界一流大学,对于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来说,起不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这样一些国内大学所起的作用。所以中国的一流大学必须要特别考虑致力于为推进中国的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作贡献,所以我不想把我们的工作、我们的指标完全按照美国的大学、英国的大学去等同。
北京大学是不是已经是一流大学了?哪些地方达到一流了?哪些地方还不够?这些实际上是由社会评论,我也不愿意在这里提出我的评论。我想说一流是一个动态的标准,因为社会在进步,科技在进步,文化在进步,各方面都在进步,所以一流水平也是在进步。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不能说哪天就建成了。只要我们的大学,给国家提供的科技和社会服务,能够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就是成功的。
大地:我国高校积累了将近三千亿的债务,请问面临这么大的债务,下一步的划债过程中,政府和高校各自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如果划分一个比例的话这个比例是多少?
周其凤:我个人认为,划债是政府的责任,如果政府说我现在钱不够,高校尽量来做,你要把这个问题分清楚。发生债务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我们国家全体老百姓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这个需求促使高等教育一定要好好发展,发展有两方面,首先就是规模的扩大极大地缓解了百姓对于高等教育的需要。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要从百分之几的毛入学率提高到20%的毛入学率是要钱的。有人说我们不是交学费了吗?是交了学费,但这个学费是远远低于培养成本,学费只是培养成本的一小部分,70%的钱还是要政府和学校筹措,这是第一个规模扩大。
第二是质量提高了。我们要建设现代化的国家,我们的国家民族要振兴,必须有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才能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才能够为社会不断的提供人才的支撑、科学技术的支撑和科技的服务。随着国家的发展是需要高等教育,需要高水平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也是要钱的,没有钱质量上不去。因为高等教育质量要提高,首先要聘请尽可能好的教师,而且这些教师要在海外的人才市场争取,这是需要钱的。我们要好的图书馆,我们要好的实验室,我们要好的信息系统等等,这都是要钱的。而国家在这个同期没有能够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这是根本的原因。我们不是责怪国家,因为国家这些年的发展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
在这个过程中,中央曾经允许甚至是鼓励我们可以先从银行借钱来扩大规模,建新的校舍,建宿舍,建食堂,建图书馆,买仪器设备,招聘人才。一方面需要,一方面又有提供满足你需要的银行贷款,所以发生了现在的情况。把这个情况看清楚了以后你就很清楚,负债的形成是由于政府投入不足。所以我认为大学不要承担责任,你要说划分比例的话,我认为大学的比例应该是零,应该全部由政府承担。政府说我钱不够,可以跟大学商量,大学再想办法利用已有的资源多争取一些收入。我还想特别强调,高等院校的欠债,并不是被贪污了、浪费了,是经得起审计的。
大地:您提到政府投入的资金不够,那大学的收入从哪儿来?
周其凤:大学不印钞票,大学也不卖产品。大学的产品是什么?主要的产品是人才,而大学的人才送出去是不能收费的。我们培养人才是无偿贡献给社会,这一点社会也要清楚。大学没有什么产品可以卖钱,大学的产品是无偿地贡献给全社会的,所以大学的债务也应该是全社会承担,不应该让大学承担。让大学承担实在是没有道理,讲到天上去也是没有道理的事情。所以要全社会承担,其实还是政府承担,政府通过税收,从抵扣纳税人的钱承担。比如我们希望社会多给大学一些捐赠,现在社会有很多人做得不错,现在有能力消费了,我呼吁这些有能力的人士能够多出一点钱无偿地捐赠给大学,来解决大学的问题。
大地:您对高中文理分科持怎样的态度?
周其凤:过早进行文理分科对一个人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这不仅仅是知识结构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对一个人思维和思想方法的培养,这方面文科和理科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不主张过早进行文理分科。至于有人说不分科会加重学生负担,其实要看怎么做。在现在高等教育特别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利用高考来选择人才,不管分不分科,学生的学习任务都是非常繁重的。取消文理分科还要考虑现实可行性和操作性,如果要改变现行的做法,一定要经过非常慎重的考虑。
大地:现在有一种误解,认为“知识+能力+素质=素质教育”;最常见的做法是,把素质教育课程化,甚至纳入考试。对此,您怎么评价?
周其凤: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塑造人、提升人、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优秀人才,这是大学的重要使命。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规模已达1144万人。在政府的引导与推动下,越来越多的高校走向素质教育道路,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指引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素质教育绝不是在灌输知识的同时,开设几门吹拉弹唱的课程。这类课程只是一种手段,不等于全部。素质应该是根本。所以,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更新教育观念”,怎么更新?首先就要从“知识为本”的教育观转到“素质为本”上来 (来源:人民网-《大地》)
(责任编辑:张庆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