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国家解决高校债务问题
本报记者 胡亮
“目前许多大学都是靠借债来发展,国家应该下决心解决高校债务问题,让高校放下包袱把教育质量搞上去。”3月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在参加吉林代表团会议时如此呼吁。
但对“高校债务”,相当一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不甚明了:高校会欠债吗?债务规模有多大?
周其凤说:“高校要扩招,要发展,大学维持原有水平是不行的。”而高校债务问题在高等教育扩张较快的西部地区更为明显。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民族学院党委书记高万能认为,西部“老、少、边、穷”地区的高校债务本有历史旧账,现在大规模扩招,新债务也有累积。
周其凤认为,“高校债务问题主要原因是国家投入不足,对同水平的大学投入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应当由国家来解决这个问题”。高万能则建议,对西部“老、少、边、穷”地区的教育债务,应全部由中央财政帮助化解,也可通过发行高等教育债券解决,还可出台政策,将高校的短期贷款转化为长期贷款,或由政府贴息。
事实上,早在2007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发起提案,建议“谨慎尝试将一部分公办大学卖给民间”,以解高校负债之困。朱永新称,到2007年,高校债务规模为4500亿元-5000亿元。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则显示,2005年前全国高校贷款规模已达1500亿元-2000亿元之间。从此,高校债务这个另类的议题进入两会议事日程,至今已有三年。
2008年,全国政协委员、原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再提“高校债务”。作为教育部分管财务的副部长,张保庆就认为,高校负债风险源于扩招后国家投入不足。1999年至2003年间,教育快速扩张,扩招后学生的吃、住以及教学等成了问题,在政府投资跟不上的情况下需要先用贷款来解决。从全局上讲,贷款增加了高校的经营压力,个别学校情况比较严重。
根据本报记者的了解,学校的收入主要来自政府投入、学费收入、社会捐赠以及银行贷款等方面。高校学生的学费每年约5000元左右,大约占大学经费的40%,有些学校70%的运营资金主要来自学费收入。虽然学费上涨已经引发了教育收费过高的社会反对声音,但高校仍感经费不足。
2007年,还贷高峰集中到来,因为“银行对高校的贷款周期一般是设备贷款为5年,基建贷款一般是8年”,吉林省银监局一位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2007年9月12日,教育部部长周济曾提出解决高校负债问题的办法:除了加大投入,“可考虑用土地置换的方式来解决高校贷款的问题”。但是,国土资源部当时即表示,高校用地属国有划拨土地,按照法律,高校不得擅自转让国有划拨土地,用所获收益抵偿债务。因此,政府财政替高校还债成为一种呼声。
这一方法借鉴的是处理义务阶段教育债务的先例。2008年,内蒙古就化解了39.2亿元义务教育债务,采取的是债务奖励资金、资产抵债、协议减债、零利息还债等多种方式。
|
老有所养:由谁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