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乡镇检察室(点)
本报记者 赵阳
目前,我国一些地方正在尝试建立乡镇检察室(或工作点),将监督触角向农村延伸,服务新农村建设。
“全面正确履行检察职责,真正做到让农民群众满意,是乡镇检察室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乡镇检察室生机和活力所在。
”采访中,不少基层检察长向记者这样表示。
与此同时,也有基层检察干警呼吁,随着乡镇检察室的健康发展,其监督职能、法律地位亟待予以明确。
倾听民声体察民情 “产生源于现实的需要,发展也是因为现实的需要。效果非常好!”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检察院乡镇检察室已成立20周年,该院检察长金万新今天在电话里向记者这样评价乡镇检察室的作用。
据介绍,目前武进区有5个乡镇检察室,覆盖全区14个镇,每个检察室有3至4名干警。仅去年1月至11月,5个乡镇检察室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大要案22件25人,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3200余万元。
“今年3月底前,省检察院已把乡镇检察室设置向全省全面铺开,每个市县至少设置一个乡镇检察室。”海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马勇霞告诉记者,预计到今年年底,全省将设置36个乡镇检察室。
3月9日,宁夏石嘴山市检察院在全市所有社区、乡镇建立控申举报宣传咨询点,在名称上统一为“ⅹⅹ院驻ⅹⅹ社区(乡镇)检察室”,方便群众举报、咨询。据了解,宁夏检察机关已在全区范围内建立了类似机构。
“听民声、察民情、顺民意。这是我们提供的民生检察活动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宁夏回族自治区检察院检察长王雁飞表示,检察工作向农村拓展,站在广大农民群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思民之所忧、做民之所盼,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愿望。
满足农民司法需求 我国乡镇检察室的建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基于发现经济犯罪线索和提供法律服务这一基本思路,乡镇检察室在各地纷纷建立,但到了90年代后期,这一情况有所改变。
1996年,随着检察机关机构改革的进行,最高检经过调研,对乡镇检察室的建立提出了“保持现状,不再发展”的意见。从那时起,乡镇检察室的建立进入了一个沉寂期。
“经过80年代的发展,各地乡镇检察室过多、过滥,有的根本没有发挥检察职能。”知情人士如是说。
该知情人士举例说,那个时期,由于各种条件所限,有的乡镇检察室挂了牌子以后,并没有检察人员在那里办公,而是由一些村干部、镇干部承担起了检察人员的角色,严重影响了国家机关的形象。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由于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群众对检察机关的职能、作用认识不清,造成了检察机关和广大农村相互之间信息不对称,法律监督职能作用不能发挥。为满足当前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程的需要,一些检察机关再次探索将监督触角伸向农村。
职能地位亟待明确 一位资深检察官向记者透露,从目前情况看,各地乡镇检察室的组织体制并不统一。有的属于基层检察院派驻机构,与基层检察院其他科室相平行,受检察长直接领导;有的属于反贪局派出机构,与反贪局的科室相平行,受反贪局局长领导;有的表面看属于基层检察院派出机构,而实际上与检察院的科室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成了科室的派出机构。
“造成这一情况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乡镇检察室的法律地位没有明确规定。”这位检察官表示。
据介绍,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只对检察机关的内设机构进行了规定,由于乡镇检察室尚未成为检察机关的内设机构,才形成目前这种情况。
有识之士认为,对现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进行必要的修改,对乡镇检察室的地位加以明确,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乡镇检察室的最大优势在于贴近基层,因此,它的职能应是了解情况、贴近群众、提供犯罪线索。”
本报北京4月2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