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的店子镇昌里中学退休教师石玉明接受主持人采访(魏天亮_摄)
人民网青岛4月5日电(宋学春 孙京信)"轻轻地捧着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这颗心永远属于你,告诉我不再孤单……"4月2日下午,在歌曲《让世界充满爱》中,山东省平度市"爱心塑造未来"暨"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表彰大会举行。
颁奖仪式、文艺表演、视频再现、现场采访、宣读倡议书,一个个环节把现场观众拉回到平度市社会各界践行科学发展观、爱心帮扶贫困学生的实践活动中来。
截至目前,在平度市开展的"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中,11879名干部教师共帮扶11967人,其中帮扶贫困学生11356名,贫困教职工611人,帮扶资金、物品价值达300余万元,通联社会各界融资捐款353.6万元。
"学生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接班人,我能为他们做点事,值得!"站在领奖台上,平度市店子镇昌里中学退休教师石玉明显得非常激动。他朴实真挚的话语感动了现场的每个人。在他的家庭条件并不富裕,但他先后拿出3万多元资助了10多个贫困学生,又拿出1万元设立了"石玉明奖学金"。
大屏幕上,播出的平度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对贫困学生解囊相助的感人场面催人泪下。人大代表捐款247.12万元建崔召小学、四中的"导学帮扶制"、六中的"三条途径、一条绳制",尽管他们捐助所采取的方式不同的,但目的都是一样的:为了让暂时遇到困难的学生不再感觉孤立无援!
麻兰镇芝坊小学的"春蕾女童"赵倩文重新背上了书包。3岁时,她的妈妈因病离开人世,8岁时,爸爸遭遇严重的车祸去世。家庭的不幸并没有让她失学,社会的关爱使她重新点燃起生活的希望。现在,品学兼优的她还照顾着班里一个身有残疾的同学。在接受主持人采访时,泪流满面、懂得感恩的她,让现场的每个人为之动容。
旧店镇一名家长在来信中说:"在学校老师的帮助下,孩子又能够上学了,我们感谢老师,感谢社会的帮助。"他们无以表达,只能千万遍重复着饱含深意的"感谢"。读着其中的两封信件,连主持人的声音也有些哽咽起来。 "这一刻,他们的眼泪,刺痛了我们的双眼;这一刻,他们的遭遇,让我们的心,酸了又酸……"大会现场,教师代表宣读着《共同托起爱的朝阳》倡议书,爱心没有终点,爱心需要继续。在座的每一位观众静听、细品、泪水盈眶,脸上写满了责任。
""万名教师进万家"活动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种有效载体,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拓宽其内涵,突出实效。让暂时困难的学生或教职工受伤的心灵不再感到孤单。"平度市教体局局长于元宝说。 (来源:人民网-社会频道)
(责任编辑:肖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