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6日电(记者周婷玉、韩洁、仇逸)“新医改不能让600万直接参与者"缺席",应保障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广大医务人员的这一期待在6日公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得到了回应。
《意见》不仅明确新一轮医改要“让医务人员受到鼓舞”,并且传递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六大信号。
“以药养医”逐步转向“以技养医” 专家门诊的挂号费是14元,而随便理一次发就要20元。我国医疗服务价格偏低,“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的现象长期存在。为维持生存,医院和医生将手伸向了“药片”,导致药费居高不下。
《意见》明确,通过实行药品购销差别加价、设立药事服务费等多种方式逐步改革或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同时采取适当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等措施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药事服务费是指提供药品处方服务的固定收费,与处方上的药品金额无关。
“这一政策将推动"以药养医"向"以技养医"转变,这是所有医务人员的期盼。医生的价值在于知识和技术,而不是推销药品。”煤炭总医院院长王明晓说,目前我国医疗服务的价格不能真实反映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严重挫伤医务人员钻研技术的积极性。
他还指出,在取消“以药养医”、政府投入又不到位的情况下,作为一种过渡补偿措施,增设药事服务费是必要的,但要避免分解处方的现象。
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药剂科主任崔一民则指出,设立药事服务费将让药剂师有机会走入公众的视线,“以药养医”的机制掩盖了药剂师的劳动,没有人为药剂师调剂配药付费。
两位还提出,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额度以及药事服务费的收费标准需要认真的研究和测算,既要保障医务人员的合理收入,又要解决患者“看病贵”问题,而不能“按下葫芦浮起瓢”。
“多收多得”转变为“优劳优得” 湖南新化县医生张计平无奈地说:“因为没有基本的保障工资,我们在积极诊疗中打起了病人的主意,最终没能守住医务工作者的道德底线。”一段时间来,一些医疗机构给科室下达创收任务,鼓励“多收多得”,这不仅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而且导致了大处方、大检查等一系列问题。
为扭转这种现象,《意见》提出,要改革人事制度,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实行以服务质量和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王明晓说,要解决群众看病贵,医务人员“多收多得”的做法必须改变,正确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应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绩效考核,多劳多得,优劳优得,适当拉开收入分配差距。要将医务人员的服务与人民群众的利益联系在一起,要调动医务人员为群众提供质优价廉服务的积极性,而不是创收的积极性。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吃皇粮” 我国许多基层疾控机构经费难以落实,甚至连人员工资和运转经费都无法保障,只能靠收费来维持生存,检验项目的设置偏重有偿服务。这极大地影响了疾控机构卫生防病的中心工作。
对此,《意见》特别提出,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经费、发展建设和业务经费由政府全额安排。同时还提出,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给予合理补助。
上海松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科吴毅凌说,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不用“自己养活自己”,就可以全心全意地预防疾病而不用考虑创收。
甘肃天水市麦积区新阳镇温家集村乡村医生温吉存说,政府补助公共卫生经费,这样不仅能使农村公共卫生做得更好,而且也坚定了乡村医生的工作信心。
与此同时,《意见》还提出,政府负责其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和其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使其正常运行。
上海嘉定区工业区社区卫生中心主任范锦华表示,这一政策将大大鼓舞农村、社区医务人员的工作干劲。院长可以把精力集中在管理和抓业务上,医务人员的责任感和从医荣誉感也会增强,有利于为老百姓提供更优质的卫生服务。
政策的“天平”适当向基层医务人员倾斜 由于生活条件差,工资待遇低,退休了也没保障,导致我国乡村医生队伍大量流失,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空白村”。乡镇卫生院与城市社区卫生机构因为条件差、待遇低也难以留住人才。
《意见》指出,对长期在城乡基层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业务培训、待遇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工资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
温吉存说,解决乡医的待遇问题就消除了“后顾之忧”,而安排业务培训或提供交流机会,将帮助乡医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能力,让乡医更好更安心地服务于农村三级卫生网络的网底。
医师多点执业“浮出水面” 目前我国对医疗人才是封闭式的管理,医师为医院所有,不能到另一个医院执业。事实上近年来许多专家都有到外地执业的经历。
为规范医师多点执业行为,《意见》指出,要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人才的纵向和横向交流,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大外科主任张仁尧说,医师的多点执业可以让基层患者就近得到高质量的诊疗,缓解老百姓“看病难”之苦;医师不仅自身价值得到社会认可,同时还有一定的经济收入。
但他指出,这一政策的实施要“有组织、有计划、有层次、有步骤”地进行,不能无序。毕竟能走出去的专家是少数,要避免造成医院内部的两极分化,影响内部稳定。
另外,张仁尧特别指出,目前出去执业主要是做手术,如果所去的医院水平不够,术前术后配合不到位,将难以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
“探索多点执业一定要有试点。”王明晓也表示,灵活的执业方式会调动医师个人积极性,但对医院的发展可能不利。
开展医务社会工作 为医患关系注入“润滑剂” 戴着钢盔上班、在患者的摄像机下看病……近年来,我国的医患矛盾突出,严重影响了医务人员的执业环境和工作积极性。
《意见》明确,要优化医务人员执业环境和条件,保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完善医疗执业保险,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增进医患沟通。
“将医务社会工作纳入医药卫生体制发展的大框架,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北京朝阳医院社会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冯俊平说,医务社会工作可以在医患间架起桥梁,使双方更多理解,能为医务人员营造好的执业环境。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刘继同说,现代医疗已经不仅仅是临床治疗,还涉及到很多社会环境因素。医务社工人员可以充当医患间的“润滑剂”,帮助医师摆脱很多不应由医师承担、也做不好的事。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