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周长虹)近年来,由于持续加大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木兰围场滦河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得到明显增加,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生物链、食物链。环境的优化令人欣喜,但随着一些猛禽、猛兽的增多,保护区也开始遇到越来越多的“新问题”。
近日,就有10余只“座山雕”(学名秃鹫,属国家二级濒危保护野生动物)频繁“光顾”保护区野生动物繁育驯养中心,捕食人工驯养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梅花鹿。截至目前,已有100余只梅花鹿幼鹿遭到秃鹫袭击猎食。保护区管理局虽然增加了人手,加大了巡护密度,随时哄赶来犯秃鹫,但收效甚微。
据了解,该保护区还是华北地区首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麋鹿的迁地保护项目实施单位,目前10只已经安全顺利越冬的麋鹿已进入自然繁育期,秃鹫的频繁出没也给麋鹿的迁地保护构成了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