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年手足口病疫情数据
1981年,上海首次报道该病,以后北京、河北、天津、福建、吉林、山东、湖北、广东等十几个省市均有该病报道;
1983年,天津发生Cox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流行,5~10月间发生了7000余病例;经过2年低水平散发后,1986年再次暴发;
1995年,武汉病毒研究所从手足口患者标本中分离出EV71病毒;
1998年,深圳市卫生防疫站从患者标本中分离出EV71病毒;
2007年,全国报告手足口病83344例,死亡17例;
2008年,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例488955例,其中死亡126例,居丙类传染病首位,病死率为0.26‰,全国31个省份均有病例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省份是广东、浙江、河北、山东和湖南。
国外手足口病疫情状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期,小范围流行,病原体主要以Cox A16型为主,鲜有死亡病例。
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早期发现的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Cox A16型,1969年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此后EV71感染与Cox A1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欧美等国家大范围流传该病,病原体以EV71为主,死亡病例报道增加。
20世纪70年代中期,保加利亚、匈牙利相继暴发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要临床特征的EV71流行,1975年保加利亚报告病例750例,其中149人致瘫,44人死亡。1994年英国发生一起由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患者大多为1~4岁婴幼儿,大部分病人症状较轻。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东亚地区开始流行该病,病原体以EV71为主,死亡病例报道增加。
20世纪90年代后期,EV71开始在东亚地区流行。1997年马来西亚发生了主要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4~6月有29例病人死亡。日本是手足口病发病较多的国家,历史上有过多次大规模流行,1969~1970年的流行以CoxA16感染为主,1973年和1978年的2次流行则由EV71引起,1997~2000年手足口病在日本再度活跃。
(曹顺妮/整理)
注:以上数据,根据卫生部2008年公布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以及2009年公布的“2008年度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整理
[上一页]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