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报》载,在中国科学院工作的全国政协委员王庭大,分别在北京市的两所中学和两所小学发放了理想职业的调查问卷,其结果让王庭大委员无语:在九个选择的职业中,企业家名列榜首,其次是歌星影星,科学家排列第七,紧随其后的是农民和工人。
虽然选择企业家等作为理想职业也无可厚非,但看了这则报道,心头还是别有一番滋味。
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我参与过一次类似的问卷调查,题目为:“谁是你心目中最崇敬的人?”在收回的问卷中,有华罗庚、詹天佑、奥斯特洛夫斯基、老舍、艾青、马寅初、杨靖宇、张积慧、吴运铎,此外还有爱因斯坦、牛顿、安徒生、李时珍、白居易等。
那时候青少年崇拜的都是对社会对历史贡献较大的人。劳动模范的知名度最高,战斗英雄、科学家、教育家、作家的知名度也较高。他们不仅崇拜景仰这些人,而且向他们学习,立志做他们那样的人。如果问孩子们:你们长大做什么?他们会无比神往地告诉你:当“科学家”、“教师”、“作家”、“工人”、“解放军”……在中小学生和知识青年当中,牢记着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成千上万的青少年梦寐以求的心愿是:“长大做个科学家。”
记得,那是2005年,著名物理学家、中国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黄昆逝世时,各大媒体报道了这条消息,许多人看后一脸茫然:
“黄昆是谁?”
“黄昆是干什么的?”
这位科学界泰斗级的人物,在多数国人面前成了陌生人。他的著作在一些外国同行的心目中被视为“圣经”,而在国人面前却黯然失色,湮没无闻。
正像另一位科学家所言:“这就是我国的现实——公众享受着科学家带来的科技成果,却不知科学家是谁。”悲哀!
浮躁喧嚣,急功近利,是当今社会很大一部分人的心态。人们的价值取向已变得非常“实际”。尽管国家对于科学家乃至整个科技界关怀备至,把科学和科技工作者看做是强国富民的栋梁,设立了多项大奖,以鼓励科技大军中的佼佼者,但是做科学家要耐得住寂寞、清贫,要经得起无数次失败的考验,回报期又那么遥远漫长,成功的概率也很低,青少年很少以科学家作为自己的理想目标。与此相反,歌星、影星、球星几乎家喻户晓,他们在相当一部分青少年中,被追捧得令人吃惊。早些年,香港一位“天王巨星”到内地某省城演出,头一天贴出的1000多张印有该歌星肖像的大幅海报,一夜之间被“粉丝”们揭个精光。在他下榻的宾馆门前,数百名少女席地而跪,高举歌星画像或标语牌,大声喊着:“某某某,我爱你!”疯狂至极。如今,此类现象也难说绝迹。
社会舆论也是导向。相当多的报刊都设置了歌星、影星版块,这当然也是必要的。但试问,有几家报刊设置了科技版?即使是设置了,除了报道一些科技成果以外,又宣传了几位科学家?一些电视台,办了无数个由歌星、影星担纲的栏目,谈人生,谈交友,谈读书。难道其他人就没有人生,没有朋友,没有爱情和家庭?因为后面这些人的故事缺少“刺激”,缺少“花边”,便没有几家媒体问津。而星们的一言一行大多“离谱”,也就都成了“新闻”,像谁坠入爱河,谁身怀六甲,谁离了婚,谁插了足,谁出了车祸,谁和谁大打出手,谁和谁对簿公堂……总之一个也不能少,凡影视圈、演艺圈的故事,统统是不可或缺的“新闻套餐”。
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中长大的青少年,不要说不知道黄昆是何许人也,即使是不知道牛顿、爱因斯坦也不足为奇。
公众对科学家的陌生只是一种表象,其实质却暴露出相当一些人对名与利的顶礼膜拜,媚俗成风。这同我国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的战略口号,好像不很合拍。(高深)
(责任编辑: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