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2009年国产电影和年轻人相约的第一场盛会如期而至。
在北京师范大学,作为第16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主会场的开幕影片有两部,一部是《邓稼先》,一部是《霓虹灯下新哨兵》。《邓稼先》导演王冀邢在开幕式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部影片到底拍得如何,大学生们的反应最客观、最真实,“所以很多导演都愿意把自己的作品第一时间拿到这里来放映,和学生们交流”。
但有一些大学生认为,这与评金鸡奖、百花奖差不多。
其实,这样的声音,去年就曾出现过。“看着各个网站上列出的大学生电影节的入围名单、得奖名单、活动内容、参与人士,我觉察不出任何"大学生"的痕迹。你若把标题改成"金鸡奖"、"百花奖",照样适用。”去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落幕的时候,知名影评人周黎明说。他认为,不同的电影奖应当反映不同人群的审美趣味,学生评委占三分之二的大学生电影节,理应选出具有独立精神、融娱乐和挑战为一体的作品。
以“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作为自身定位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已走过15个年头。从1993年由北京师范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的几名师生发起,到现在成为全国百余所高校大学生共同参与的电影节,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记录着:举重若轻的《三毛从军记》、发人深思的《被告山杠爷》、无奈辛酸的《卡拉是条狗》、质朴淳厚的《暖》、温情感人的《我们俩》、多义深刻的《天狗》……众多优秀中低成本国产影片,以及一大批包括霍建起、张扬、陆学长、张一白、陆川、马俪文等在内的新锐电影人,都是从这里放飞电影梦想,跃上主流电影舞台。
我们已经不缺少一团和气的电影节了,大学生电影节,应该拿出自己的个性来。近几年,这样的呼声此伏彼起,一再提醒着人们16年前举办大学生电影节的初衷:架起一座连接电影和青年的桥梁。
然而,随着影响的扩大、奖项的增多,电影节对于参赛影片的态度开始趋于“圆滑”。“那些煞费苦心、小心翼翼的奖项设置让我们看到,批评之所以失去力量,是因为他们谁都不想得罪。”在影评人张小北看来,在不断地走向成熟和妥协中,大学生电影节当初的锐气、鼓励探索和创新的使命感,反倒有些减弱了。
除了个性缺失导致的“早熟”,对大学生电影节不注重大学生,而注重明星的“花架子”、注重商业大片的宣传效应的批评,也一直如影随形。
从2007年第14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开始,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娱乐色彩越发浓了起来。在那一届的入选影片里,《夜宴》、《墨攻》、《伤城》、《疯狂的石头》等商业片风头强劲。2008年第15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颁奖礼上,《集结号》和《投名状》两部华语大片的竞争更是赚足了眼球。今年入围的30部影片里,《画皮》、《梅兰芳》、《非诚勿扰》、《叶问》等票房大片,仍旧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大学生电影节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它代表了一种主流欣赏方向,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电影人的认同。”携《红河》参加第16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导演章家瑞表示,“大学生电影节应该有自己的独特性,不应沾上太多铜臭、太商业的东西。”
据了解,今年报名参赛的影片超出100部,是历届电影节中报名影片数量最多的一次。入围的30部影片中,既有创票房佳绩的商业大片,又有小成本制作的文艺电影,也有民族题材、关注社会不同群体生活状态的作品。在接下来的20天里,这些影片将在北京师范大学主会场以及华南理工大学、上海大学、武汉大学等6个分会场接受大学生观众的点评。(吴晓东)
(责任编辑: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