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泰国士兵在首都曼谷总理府附近集结。 新华社
4月12日,在泰国首都曼谷,士兵在反政府示威者聚集处附近警戒。 新华社
4月12日,在泰国首都曼谷,反政府示威者夺取一辆军用装甲车后在上面庆祝。 新华社
一向以儒雅与温和示人的泰国总理阿披实·维乍集瓦确实急了。
当天,多国领导人在帕塔亚午餐之时,反政府的泰国反独裁民主联盟(反独联)成员冲入峰会所在地,致使总理不得不临时取消东盟系列峰会。虽然外国领导人们在临别时不忘对泰国政府表示“理解和同情”,但对于东道国总理阿披实来说,面子上实在有些难堪。
他11日晚发表讲话,称反独联“红衫军”为“国家公敌”。
而与此同时,针对总理未尽东道主之责的评论铺天盖地,一些政评家认为泰国政局走向或为军事政变或为总理下台。
一项决定
“在国家蒙受巨大损失的这个时刻,任何宣称胜利的人都可被视作国家公敌,无论我身份如何,我都不会允许这些势力继续存在下去,”阿披实11日晚些时候说。
阿披实向民众真诚道歉。他说,政府眼下将着手开始恢复秩序,并且协调各政府机构,应对时局变化。
阿披实还说,在“红衫军”占领会场后,自己一一送别各国总理,除了尚未抵达帕塔亚的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之外,与会国家的领导人均对他表示“理解和同情”。
当夜,曼谷流传各种传言,或称一场军事政变正在酝酿之中,或称总理可能会紧急解散国会下议院。
泰国《民族报》援引一名未公开姓名的政府高官的话报道,政府11日晚开始紧急磋商,将在48小时之内作出一个“重要决定”。
三种可能 针对这一正在策划中的“重要决定”,泰国一些政评师及媒体认为有多种可能:一种是严惩“红衫军”,一种是严惩当天没有发挥作用的军警部队,一种是总理解散议会重新举行下议院选举。
但就眼下局势看来,三种手段实施起来都不可能一帆风顺。
《民族报》认为,严惩“红衫军”,意味着激化“红衫军”与政府之间的矛盾。由于“红衫军”动辄发动数万人乃至过10万人包围总理府,政府有可能拿一人开刀,却不可能拿数万人问罪,况且“红衫军”组织严密,其“幕后老板”是身在海外的前总理他信·西那瓦,引渡他信回国受审的口号喊了多年,却难有丝毫进展。
而惩罚军警部队,则有可能直接引发军事政变。虽然阿披实一直被认为是在军方“力顶”情况下产生的总理,但泰国军队和警察部队中历来派别甚多,而泰国历史上19次军事政变多由中层军事领导者发动,因此,泰国媒体普遍认为,政府对于军队和警察部队并不具有实际操控能力。
至于解散议会,眼下正是各派热议的内容。因为不少中立人士认为,阿披实在预防峰会遭受冲击这一问题上有“不可推卸的失察之责”。
失察之责 泰国宋卡王子大学政治学教授威猜·甘占素万11日在接受《民族报》采访时说:“政府最大的问题在于低估了"红衫军"的实力,错误评估了政局发展趋势。今天发生的一切,给泰国在全世界人眼中的形象以致命打击,特别是在我们身处的亚洲。”
他说,政府不敢动用武力,因为,“红衫军”当天的行为完全是学习“黄衫军”而来,而政府正是在“黄衫军”的支持下上了台。
去年,泰国时任总理沙马·顺达卫和颂猜·翁沙瓦执政的两届政府期间,反他信的“黄衫军”先后夺取总理府和曼谷两大机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社会混乱,而当时军警也少有过问。
泰国民权活动家素奈·帕素11日发表评论,称政府在处理“红衫军”冲击峰会过程中有不可推卸的失察责任。“政府原本就应当将红衫军远远阻止在峰会会场外相当远的距离,当他们占领会场后再宣布紧急状态毫无意义。”
“现在,那些外国领导人们一定都在思考,泰国政府还能干些什么?他们连一个小小的帕塔亚都控制不了!”素奈说,“从今天往后看,泰国可能需要很多年才能恢复在外国人眼中的形象。”
军事介入 提前在网络版刊登的《民族报》12日社论说:“无论人们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今天,我们泰国人彻底失败了,失去了一切。”
“无论人们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他们都可以攻占总理府,占领飞机场,封锁高速路,撤消高峰会,他们都高呼为了民主,为了反贪,为了扶贫,”社论说,“但泰国这个国家,这几年来,一直扮演着政治斗争牺牲者的角色,国家利益在无形中严重受损。”
曼谷两座机场去年遭占领封锁一周之久,给泰国带来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1200亿泰铢(约合34亿美元)。而泰国旅游部门11日预测,此次冲击峰会事件可能给泰国旅游业带来2000亿泰铢(57亿美元)的损失,占全年旅游收入的40%。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政治学教授提蒂南·蓬希迪叻认为,眼下政府可信度和控制时局的能力“已降至极限”。
泰国历史学家参威·葛赛西里11日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则认为:“局势已完全失控。暴力和流血事件可能会发生。如果政府不能控制眼下局势,军事介入可能成为必然。”
军事介入,或为明面上的政变,或为暗地里的施压。
参威说,行至今日,泰国政局之乱象已“在本质上结束”,最终归为两种结果,“一是镇压"红衫军",二是解散国会,但两种形式都只可能导致一种结果,那就是政府倒台”。新华社特稿
(责任编辑:郭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