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9-04-15 03:58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看了《山西日报》3月11日刊登的《孩子能就近上学该多好》一文,笔者深有感触,文中所报道的跟笔者所在的临猗县嵋阳镇令狐营村的情况一样。
笔者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上世纪90年代初住进村办小学门卫室,近20年的学校生活,亲眼目睹了村办小学从兴盛到衰弱再到撤并的全过程。
笔者所在的村子共有2000多口人。1993年时,村办小学共有学生180人,教师8人,教学质量在镇上名列前茅。可到了上世纪末,虽然校舍在政府危房改造及村上筹资下得以改善,但随着私立学校的出现,情况开始发生变化,一些家庭收入较高的家长开始把孩子送出去,加上私立学校的夸大宣传和送出去孩子的盲目鼓吹,短短三四年间,村小学仅剩40多人,一二三三个年级。此后这一现状维持了4年,期间虽有个别学生转回,但因上面撤点并校政策的出台,学校于2008年秋季开学时被撤。
村上没了学校,学生只好到5公里外的镇小学或更远的县城就读。四五年级的学生还比较好办,最让家长头疼的是幼儿园(村上早在3年前就没了幼儿园)和一二三年级的低龄儿童,孩子太小生活不能自理,出村上学少则一周多则两周回一次家,有的孩子把大便拉到裤裆里,再自己暖干,有的晚上尿床不知该怎么办,只好钻湿被窝(笔者14岁时在镇上上初中,因尿床落下腿疼病,后导致残疾,轮椅上坐了18年,深受其害)。家长在家里也不放心,三天两头到学校看孩子。有的家长给孩子买了饼子夹肉,孩子却因在学校饮水不足嘴角裂口,连张嘴咬饼子都喊疼;有的孩子因为想家甚至患上了一种怪病,一到学校就肚子疼,医生检查却没病,把家长弄得干着急没办法,抱怨道:“这纯粹是掏钱让孩子到外面受罪,家长跟着受累啊!”
近段时间来,相当一部分村民特别是家有低龄儿童的家长,纷纷找上门来,央求笔者把村上的学校重新办起。笔者也想过这件事,可问过村上一位在镇联校工作的老师,人家说现在上面政策是撤点并校,50人以下的学校都要撤,现在惟一的条件就是要有学生,达到50人以上才有可能。笔者初步统计了一下村上的一二三年级学生,也有50多名学生,但是这些学生是否都能回村上学也是个大大的问号。
在此,笔者希望有关部门,在执行新政策的同时多到下面走走,倾听一下家长的心声。不管怎么说,改革也罢,新政策也罢,都要切合实际。
笔者建议:一些大的村子至少要有幼儿园和一二三年级。3月11日本报同时刊登的《农村中小学合并不该一刀切》一文说:“在教育资源整合前,要把孩子的吃住问题,交通问题等等都考虑好再整合。”至少现在还没有做到。
胡红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