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16日电 近日出炉的《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文化蓝皮书)所做的调查显示,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20个动漫形象中,19个来自海外,中国动漫形象只有一个孙悟空名列其中。美国《侨报》当地时间15日发文说,这是孩子们“崇洋媚外”吗?当然不是。
进一步的开放拓宽了中国新一代少年儿童的视野和想象空间,但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中国本土动漫形象不能缺位。动漫作品是周期长、投入大的高技术含量产品,如将其当作“抢快钱”式的快餐文化去经营,其获得就是一份“盒饭”的回报。
文章摘录如下:
近日出炉的《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文化蓝皮书)所做的调查显示,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20个动漫形象中,19个来自海外,中国动漫形象只有一个孙悟空名列其中。
从上世纪60年代的《小蝌蚪找妈妈》开始,孙悟空、哪咤、神笔马良、黑猫警长、葫芦兄弟……一个个生动夺目的动画形象影响了几代中国儿童的成长,但如今从孩子们嘴里讲出的全是外国作品中的形象。连中国总理温家宝也感慨:“我孙子喜欢看动画片,但是动不动就是奥特曼(日本动画作品中的咸蛋超人)”。
不少家长类似的感觉更强烈:打开电视,除了情节简单的“奥特曼大战XX怪兽”外,就是一些他们连听都没听过的“网球王子”“火影忍者”和“柯南”。
进一步的开放和进口产品的不断涌入的确拓宽了中国新一代少年儿童的视野和想象空间,但作为传承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中国本土动漫形象不能缺位。
来自权威数据显示,中国目前至少有5亿动漫消费者,动漫产品本身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如北京的动漫企业在2007年的总运营收入仅有10亿元人民币,以此计算,每位动漫消费者当年只花费了2元钱。实际上,消费者人均年消费水准是这个数的百倍以上,八成利润流向了海外。在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动漫作品中,日本动漫占60%,欧美动漫占29%,而中国本土作品(包括港台)仅占11%。
是孩子们“崇洋媚外”吗?当然不是,好的本土动漫作品同样会受到欢迎,在金融风暴肆虐的今年春节期间,动画电影《喜羊羊和灰太狼》收获7500万元人民币的票房便是一例,这只“招财羊”甚至还吸引了日本业界的关注。
在孩子们的心中,好的动漫作品应没有国别之分,只有故事情节是否足够精彩,创意是否足够新颖之分。如果不懂得他们的心理需求,不能擦亮他们想象的火花,这样的作品当然不会受到他们的待见。
动漫作品其实是一种周期长、投入大的高技术含量产品,无论是对投资者还是当局而言,如将其当作“抢快钱”式的快餐文化去经营,其获得就是一份“盒饭”的回报。
在全球化的今天,在动漫产业领域,曾经最让中国人骄傲的孙大圣真的“老”了,再也无法“以一敌十九”了。
(责任编辑:肖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