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专家来汉鉴宝。记者 张朋 摄
据长江商报消息;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苏轼真迹长卷、宋代的定窑、齐白石画作,但令人遗憾的是,经专家鉴定均无一是真。昨日,四位故宫博物院专家在徐东古玩城为市民鉴宝,所鉴定的500余件藏品仅三成是真品。今日(19日),四位专家将继续在徐东古玩城鉴宝。
清晨6点起床赶去排队 昨日早上8时许,前往鉴定大厅2楼的楼梯上,携宝前来的近百市民席地而坐,等着工作人员叫号。
汉口的王爹爹很幸运,记者看到他手上的牌号是“7”。王爹爹说,因担心拿不到号,他一夜没睡好,6点钟就起床往徐东赶,“把东西给故宫的专家鉴定一次不容易,不论是真是假,也好让我吃颗定心丸。”王爹爹一边将一个白色包裹紧紧地护在胸前,一边向鉴定大厅内焦急地张望着。
市民带来的收藏品,大的有五六十公分高的佛像,小的有小指头大小的玉器。不过,在将一样样物品过目后,几位专家说得最多的是“这东西没到您说的那个朝代”。即使得到了婉转的答复,市民们最关心的仍旧是“可以卖多少钱”。
500余件藏品仅三成真品 记者发现,几位专家在鉴定物品时,无论是真品、仿品或者赝品,都格外小心,鉴定完毕后还帮市民一一包好。
昨日的藏品门类多样,但群众基础最广泛的当属瓷器。徐东古玩城相关人士介绍,四位专家昨日共鉴定了500余件藏品。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陶瓷专家叶佩兰鉴定的瓷器数量最多,达到了170多件;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玉器杂项专家刘静共鉴定了130多件玉器、杂件;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青铜器专家丁孟鉴定青铜器80件;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古代书画专家孔晨共鉴定书画80件。
据介绍,待活动结束后,四位专家将在所有参与鉴定的藏品中评出10件精品。组委会还将根据持有人意愿,组织国内大型拍卖公司进行拍卖。
现场
众生相:收藏者衣着朴实、神秘低调 尽管活动要上午9时开始,但7时许就已有数十名收藏者冒雨守候。到上午9时,排队的收藏者,已从二楼的鉴定室入口沿着楼梯一直延伸至外侧广场。
记者试图与多名排队者交流,对方一律冷面相对。只有一名收藏者说:“搞收藏的人都很低调,有的人是担心宝物外露引来歹人。”
前去鉴宝的市民确实低调,他们穿着朴素,相互之间绝不攀谈,静静地等待专家鉴定。为了保护“宝贝”,有的市民还全家“倾巢”出动,成“品”字形守护着“稀世珍宝”。
来自武昌的李女士将家里两个瓷器带来鉴定,装瓷器的是精致木箱,外面蒙着一块鲜红色丝绸。不过,最外层却裹着破布和废报纸。
尖板眼:汉代青铜剑惊艳亮相 昨日上午,在看遍诸多赝品,人们的眼睛逐渐倦怠之后,一件外表毫不起眼的文物引起专家注意。
“这是真品!”故宫研究院副研究员、青铜器专家丁孟仔细用放大镜再三查看之后,语气肯定地说。记者看到,摆放在他面前的是一把色泽斑驳的长剑。据他介绍,这是汉代的青铜剑。
不过,青铜剑持有者肖先生脸上并未露出特别惊喜的表情。他说:这是几年前,自己在市场上淘来的,当时只花了几千元。至于具体金额和自己的姓名,他一概谢绝透露。
在他的许可下,记者手握剑柄直指前方,青铜剑沉甸甸的,外形酷似越王勾践剑。此前,肖先生将这把剑送给多名专家鉴定,结论均称是真品。据肖先生透露,他是专门搞收藏的。
肖先生立即询问这把剑的价值,丁孟说:价值很大,但算不上稀世珍宝。因为湖北地区在古代生产青铜器,目前出土的包括宝剑在内青铜器为数不少,因此青铜剑的价值要打个折扣。
真可惜:值40万元的明代犀牛杯风化了 昨日找刘静鉴定玉器、杂件的收藏爱好者中,大部分拿来的都是现代新仿的藏品。
“也有一些好的东西,比如一个明代的犀牛杯,价值大约40万元。可惜没有保护好,风化了。”刘静向记者介绍,保护犀牛材质的藏品时,用过水后应该马上擦干,但也不能拿在光下暴晒,不然很容易风化。
刘静表示,她鉴定的藏品大约20多件是真的,其中还包括:汉代的玉人、白羊脂玉观音、田黄石章料、一副象牙麻将、清晚期女士坎肩等等。
建议
莫指望靠收藏发财,应多看少买
民间收藏者精心收藏的物品为何仿品或赝品居多?此次活动组织方武汉帝云轩古玩艺术品鉴定中心负责人杨诗妍女士表示,这与收藏者本人、市场不成熟、法规不够完善有关。
她同时提醒市民,民间收藏者平时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专家多交流,不断充实自我。民间收藏者宜多看少买,不要盲目出手。“收藏者应摆正自我心态,不能指望靠收藏发财致富,只能用来陶冶情操。”
(记者 刘嗣晶 罗义 刘渐飞 通讯员 陈诚) (来源:本网综合)
(责任编辑:廖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