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青少年成长导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本报记者 林洁 实习生 杨薇
近日,一则“广东开平中学生当众凌辱一女生手机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并引起关注,视频长达7分多钟。经开平警方调查证实,受害者确实是开平当地一名在校学生,被轮奸后又遭到凌辱,而对她进行凌辱的人,有的竟是她的同班同学。
针对未成年人暴力事件频频发生的情况,团广东省委日前邀请了16名广东省人大代表和9名广东省政协委员,担任首批“广东省青少年成长导师”。他们分别来自学校、公安、法院、企业等单位,团省委希望他们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青少年遇到疑难问题时给予帮助和解答。
此前,广东专门召开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与和谐社会构建”论坛,来自全国的未成年人犯罪研究专家,从家庭、心理、社会和学校等方面,探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根源。数据显示,2008年10月短短1个月内,北京、山西、浙江接连发生三起“学生杀师案”,望着那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谁也无法把他们同暴力事件的主角联系起来。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皮艺军分析说:“青少年犯罪出现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暴力化倾向越来越明显。青少年犯罪增长率没有超过成年人犯罪增长率,但青少年犯罪的暴力倾向和危害后果比过去更严重了,这是我们社会需要思考的。”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社会产品,是社会在教育、家庭、社会保护方面出现了某种问题,才会出现青少年犯罪,根本原因是社会本身,不在于孩子。”皮艺军教授认为,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崇尚暴力,是与他们的生理发育、心理发展和社会化程度相关的。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青春期的孩子都比成年人更容易超越规则、超越规范。“这是一个基本规律。”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供的数据显示,2003年至2007年,广东省各级法院共判处未成年罪犯39468人,约占判决刑事罪犯总数的10%,同时,未成年人犯罪情况呈日渐严重的趋势。据统计,广东法院判处未成年罪犯数从2003年至2007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7.96%,2007年犯罪总人数几乎比2003年翻了一番。
广州市公安局毒品侦查二大队大队长雷虎表示:“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协调机制很有必要,因为青少年犯罪问题需要一个机制来解决,青少年因一时好奇犯罪,社会组织应该给他们良好的引导和教育,尤其对于初犯者,不要把他们关到监狱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