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冯翔自杀 建立长期有效心理卫生机制是关键
四川新闻网成都4月23日讯(记者 唐松涛)4月20日凌晨2点左右,33岁的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冯翔在位于绵阳的家中去世。据公安部门初步勘验,冯翔系自缢身亡。
专家推测:其心理障碍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孙教授在地震发生后,奔走于灾区一线,参与心理危机干预的具体工作,接触并干预了许多基层干部。在了解了冯翔自缢身亡之前的行为及言语后,分析推测出可能是PTSD。而自杀又分为:自杀姿态、矛盾的自杀企图、严重的自杀企图、完全性自杀四个阶段。在此之前,当事人会无意识的表现出对外呼救、自身挣扎。而冯翔生前说过一句话“没准哪一天,我也会自杀”也印证了这一点,这正是他在无意识的对外呼救,但对于非专业的同事朋友或亲属听见后都会忽略掉,不能给予专业的心理干预。而对于其自杀是因为丧子之痛和工作压力太大,孙教授没有立刻给予认同,他说,对于冯翔这个案例还必须从他之前的家庭环境、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等方面去调查、具体分析才能得出结论,不能妄自断定。
对于其亲密人群进行讲解、疏导、评估
冯翔的突然离去必定会给其亲密的人造成影响,对此孙教授表示,当下必须马上对其周围密切的人进行心理疏导并作出专业的心理评估,严重的要马上进行心理干预,甚至以药物来帮助抗郁。重度忧郁会使人感到无望,对任何事都觉得没意思,无助感、无价值感相当严重,容易走向极端。所以一对一心理辅导要马上进行。
干部、群众应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对于仍在北川辛勤工作的干部,孙教授表示,应尽快恢复他们的正常生活,包括社会生活、娱乐生活、文化生活。正常的生活能让他们回归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生活的支撑点。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稳定亲密的家庭关系是非常重要得,对于需要重组家庭的人,我们也将给予心理辅导,帮助其面对现实,对未来充满自信。同时他对北川的移民群众,也十分关注。他说,中国人对长久居住的地方有一种归属感,当迫不得已要迁徙到其它地域时,难免会出现心理问题,甚至抵触情绪,所以这一群体也是需要高度关注得。
建立长效机制选择有效、恰当的干预方式
孙教授在交谈中始终在强调,灾后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重要而紧急,但是必须有序、有效、长期、系统地开展,才能达到心理救援的目的。急性期的干预应以群体干预为主,个体干预为辅。急性期的个体干预是根据情况进行的,而在后期,群体干预和个体干预同样重要,可能对个体干预还应投入更多力量。孙教授讲,心理干预工作绝对不能走马观花,不是谈一谈话、做一做游戏就能解决了的,这需要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重点心理干预工作要几年,而真正长期随访下去,将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同时,孙教授也表示了自己的担忧,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组织无序会降低工作效率和干预效果,严重的会给受灾人群带来失落感及再次创伤,所以长期、有效、连续是重中之重。他还提出了自己的一个设想,就是向对口援建北川的山东省提出请求,从山东省心理卫生中心抽调一组拥有丰富经验的心理干预小组长期工作在北川县医院,这样既缓解了川内专业人员的紧缺又加强了心理干预能力,一举两得,还能与市、省一级的部署同步,今后开展工作将更加顺畅。
冯翔自杀已引起了高度关注,孙教授表示将迅速派一队有丰富经验的心理干预小组去到北川进行工作。但是出现心理问题现象是很正常的,不能因为地震而将案例特殊化,也不要过分关注。就算没有地震,心理卫生问题也是客观存在得,一次火灾或者车祸同样会出现相同的情况,所以没有必要太过特殊,当务之急是建立长效的机制,让人人都拥有基本的心理卫生知识,能观察自身的心理变化,必要时能向专家求助,减少或杜绝不幸事件的再次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