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时
他们给灾区带去光明
一年后
灾区为他们创造光明
汶川、理县和茂县的用电,离不开龙门山中的水电站。一个人,一把铁锹,一袋米。丈夫死在自己身旁、电站与世隔绝……站在因地震而撕裂的管道旁,电工李丽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后一个人……直到电灯再次亮起,直到机器隆隆运转,她一直忙碌工作,为灾区带来光明。
A 带来光明
险要之地
龙门山宝山村拥有20座左右的水电站,总装机容量32万千瓦。1997年以来,先后在汶川县、理县和茂县投资建设了9座电站。地震之后,这些电站变得引人注目。
中午时分,记者在建在山谷半山腰处的龙槽电站见到了李丽。34岁的李丽微胖,眼睛有神,她挺直背脊在车间内巡视。李丽每走到一台机器前,同班同事都主动让出位置。“她是我们班长。”李丽的同事告诉记者。
生死瞬间
从18岁开始,李丽就在龙槽电站当电工,一干就是16年。她上的是夜班,每天回家都在凌晨。而她的丈夫赵春建,生前在某公司跑运输,工作时间与她类似。
去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下班后酣睡在家的李丽突然被剧烈的晃动惊醒,“家中房顶的预制板,一条大缝从正中间裂开!我还没反应过来,老公撑起身将我挡住……”
赵春建刚挡住妻子一半身体,房子就塌了……李丽再次醒来,首先从废墟破碎的镜子里看到了自己,右侧身体完好无恙,左侧全是血痕和灰尘,整个人从中间分为了两种颜色。再看身旁的丈夫,已奄奄一息……
“自己注意安全,不要让娃娃成孤儿。”这是丈夫的最后一句话。
背米进山
然而震后两天,同事突然看到李丽左臂缠着醒目的黑纱,背着米和帐篷,顺着水渠走进了龙槽山谷的密林。李丽将帐篷搭在一块露出大半边的巨石前,将裹在帐篷中的闹钟拿出来,她给自己一个任务——清除水渠中的石块和淤泥。
“冷风不停吹,远处不时传来山体滑坡的声音,像豹子在吼。”当晚,李丽没有睡着。第二日晚上,李丽生火做饭时,火光背后恍惚看到丈夫的身影!李丽当时头皮发麻,又觉悲痛莫名,“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后一个人。”
当时她掏出闹钟,将时间定在5点。“5点起床,6点吃饭,7点干活,用劳动麻痹自己。”第三天,李丽开始对着断裂的管道说话,竭力淡化痛苦回忆。“我当时有点疯。”她笑道,“我还站在水渠旁与自己的倒影聊天。”
B 光明的未来
灾区重见光明
去年5月18日,龙槽电站的水渠终于疏通,电站开始小规模恢复运转。李丽悄然下山,跑到丈夫坟前大哭一场。她下山后才知道,和她有类似经历的不止一人。电工宋天刚,凭一人之力手动拧开泄洪闸,保全了电站安全。电工干治军,徒步19小时救回18名被困同事及游客……
在龙槽电站恢复供电之后,去年5月20日,龙门山向茂县的供电部分恢复,同时展开了对理县供电的回龙桥电站的抢修。去年10月,龙门山对重灾区的电力供应几乎完全恢复。
送儿子去见刘德华
“儿子11岁,在彭州市区读小学。”李丽告诉记者,“我把娃娃送去成都军区进行了心理治疗,还请老师帮他报名去海南,见到了他的偶像刘德华。”李丽感慨地回忆,儿子在千里之外打来电话喊道:“我见到刘德华了!我好想哭!”
李丽的两大希望
李丽说,她希望儿子能好好读书,“以后回来建设家乡。”李丽的另一个愿望,是把电站内被损坏的水轮机修好。“把这个机组修好,龙门山的灾后重建可以更快些。”说到这里,她又转身走进了配电房忙碌起来。
电工的光明未来
“干治军现在哪里?”“出国了。”
“宋天刚呢?”“也不在这里。”
宝山村村支书贾正方自豪地回答。去年,这位“盲人支书”四次走进川西,察看建在阿坝州的7座电站的恢复情况。在此期间,很多电工被派往越南打工。
对宝山村水电事业了如指掌的建筑工程部负责人苏永洪介绍:去年,宝山村开始在越南投资矿业,持股60%。在越南成立了4家公司,开展铅锌矿的开矿、选矿和冶炼。年产600万吨的铅锌矿,年利润将达到1.5亿元。另外,在彭州投资4.2亿元建设中纤板项目。还在丹景山镇动工修建总投资3亿元的中高密度纤维板材厂,并开始栽种上万亩的树林。
“现在他们成了‘留学生’。贾书记说过,6月份争取人均涨200元工资。”苏永洪笑称, “电工的收入在逐渐增加。”记者 吕纪元 摄影 谢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