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地震时,因为交通和通讯的中断,茂县已成为“孤岛”,成都军区某陆航团救援官兵从茂县带出了125张小纸条。3天后,救援直升机将被困群众的平安信息转交给本报记者。2008年5月15日深夜,一个又一个的平安信息通过电话传递到了被困群众亲人的身边。今年4月21日,24岁的李文滔来到本报取回了自己1年前在困境中写下的平安纸条,他说:“我要珍藏一生!”
一年前记者彻夜拨打电话报平安
2008年5月15日,成都军区某陆航团的救援直升机从与外界失去联系的“孤岛”茂县带回第一批共125张向家人报平安的小纸条。
本报记者持续4个小时的拨打,为近200余人带去了亲人平安的喜讯。
这些大小不一的纸条被记者小心翼翼地捧回报社,逐一整理记录。可能是留纸条的人时间仓促,很多字迹都很潦草,但看得出来每个人都很认真小心,有人害怕帮忙打电话的人看不清楚,在纸条上重复写了3遍同一个电话号码。一些小小的纸条上,还写着好几个人的联系方式,还有的烟盒甚至被分成四份用。
当记者拨通第一个电话时已是深夜11时05分了。纸条的主人叫秦文和,来自新疆。他的留言很简单“秦文和平安!给王秀梅”。王秀梅是秦文和的妻子,地震发生后就失去了丈夫的消息。“他在茂县啊?真的安全了,安全就好!”王秀梅的声音忽然弱了下来,几天的焦急等待之后,强绷的神经终于可以放松了。凌晨2时20分,第150个电话拨通了,这个号码重复写在大小不一的3张纸条上,联系人都是“马剑、马冬、马成义、李焕如”,写着“茂县父母平安,妹平安!”凌晨2时50分,长达3小时45分钟的报平安通话终于结束了。
接下来的日子,本报记者总会从各个灾区带回纸条,彻夜拨打上面的电话,传递着希望的消息,这也是在采访中最愉快的时刻。
2008年5月16日凌晨2时20分,连续4晚辗转难眠的李焕如,被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惊得从床上坐了起来。不到2分钟的通话,让李焕如沉沉地睡了地震发生后的第一个安稳觉。原来,地震发生后,李焕如和妻子从没停止过拨打儿子李文滔的电话,连续3天的忙音,让李焕如情绪崩溃,他开始不停地跟邻居念叨“我儿子才24岁,还没有结婚没有生子。”直到在凌晨接到记者的平安电话,李焕如瘫软在床,沉沉地睡了一个安稳觉。
一年后主人取回纸条要珍藏一生
今年4月21日下午,家住成都市龙桥的李文滔来到本报,很快就在100多张纸条中找到了自己的笔迹。“我要拿回去,珍藏一辈子。”
反复看着自己被困时写下的寥寥数十字,不停抚平着纸片上的褶皱,李文滔的思绪瞬间又回到1年前。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地面猛烈晃动中,24岁的李文滔从朋友新建的厂里跑出来,原本强烈的日光被黑色粉尘笼罩。地震中断了交通和通讯,上万人聚集到一个开阔的广场。李文滔回忆说:“我们把水和食物拿出来互相分食,互相安慰,期盼着……等待救援。”
“飞机在我头顶盘旋了3圈就飞走了,但我肯定马上就有人来救我们了。”5月14日,出现在茂县上空的直升机让李文滔看到一丝希望。15日下午2时左右,随着一阵螺旋桨的轰鸣声,10多架直升机带着救灾物资陆续降落在茂县。“请救援官兵帮我给父母报平安。”李文滔灵光一闪,从随身的挎包中翻出3张巴掌大的纸片和笔,蹲在地上,开始写父亲的姓名和电话号码,然后挤过分发物资的人群,将捏着纸片的手高高地举到一名军人的眼前说:“帮我给家里人打个电话,拜托了,你一定帮我打一个。”
李文滔回忆:“那个军官把我的纸条折了一下,放进了胸前的口袋里,还用手按了一下跟我说肯定帮我打电话。”在场的人,看见李文滔的举动也开始效仿,将“家书”交给了运送物资的官兵。
救援官兵:“这些轻轻的纸条无比沉重”
今年4月21日,记者拨通了当时带出纸条的成都军区某陆航团一军官的电话。“纸条太多了,已经不记得在茂县第一个给我纸条的人长啥样了。”
去年5月15日,直升机进入“孤岛”茂县县城。陆航部队一救援兵官回忆:“在茂县,飞机一着陆,就有100多个人拿着小纸条来求我们,让我们把这些纸条带出去。”更多的人,向他索取纸笔。他回忆说:“这些轻轻的纸条,在我们手中都无比沉重。”
完成运送物资的任务,返回成都凤凰山机场后。捧着纸条,陆航团的官兵找到本报记者严肃地说:“你保证一定要拨打这些电话,如果不能保证我就委托其他人。”
截至茂县恢复通讯,陆航团飞行员一连数天,在茂县的临时机降点收到了3893张这样的纸条。直升机频繁起降,飞行员实在没时间拨打电话,就把这些纸条交给媒体记者。于是,这些纸条变成了电波讯息、电视字幕、报纸启事……我们无法统计究竟有多少纸条被送出灾区,更说不清有多少人参与了这场爱的传递。
记者程渝摄影陈羽啸刘亮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