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成都4月25日电 (记者 李来房连振祥肖春飞)在绵竹市孝德镇大乘村的新房安置区,上百名建筑工人正加紧施工。这里是该村七组60户村民的永久性住房,不久就要全部竣工。
“房子已经修了一个多月,再过10来天就完工了。
”56岁的村民黄仲模告诉记者。他家原来的房子在去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中坍塌,幸运的是当时他和家人正在田间干活而逃过一劫。
四川省绵竹市是汶川地震的极重灾区之一,超过12万户农村居民的房子需要重建,目前已完工7万户。约5万套城镇房屋需要维修加固,其中70%已经开工。全市需要重建的72所学校也全面开工建设,今年秋季开学时将全部投入使用。
今年年初,四川省提出力争在2年内基本完成原定3年完成的重建任务,基本实现“家家有住房、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灾区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总体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
根据四川省的重建时间表,从2008年10月到2010年9月,四川将累计完成纳入国家规划的灾后恢复重建估算投资和累计完工项目达到85%左右。
大乘村的新房由江苏省规划设计院设计,采用了加深地基、采用上下圈梁和构造柱等办法,可以保证八级地震不坍塌。江苏是绵竹市的对口援建单位,负责帮助该市开展恢复重建工作。
黄仲模说,他领了1.6万元的政府补助,又通过贷款等方式筹集了10万多元,修建了现在的新房。而村子里房子受损的农户利用政府补助的4800元,也完成了房屋加固。
重建提速,住房、学校、医疗卫生设施的建设成为政府优先考虑对象。四川省提出农村住房重建今年年底要全部完成,城镇住房重建明年5月前全部完成,明年春季开学灾区学生全部告别板房校舍。
分析人士认为,在当前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的形势下,灾区重建提速有利于拉动内需和促进就业,而实现速度和效益的兼顾对面临除住房重建外,还有基础设施重建和产业恢复重建等任务的地方政府来说是严峻考验。
“要实现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我们感觉到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中共绵竹市委书记兰开驰说。他表示,今年,该市将完成事关民生的住房、教育和卫生设施的恢复重建。
“地震是很大的灾难,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机会去更好地规划城乡的统筹发展,用两年的时间去基本完成重建会给政府带来一些挑战,如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什邡市副市长蒋明忠说。
什邡市日前成立了由政府多个部门组成的灾后重建国家投资项目评审委员会,负责对项目进行审核并对全过程监督,同时把政府部门完成项目审批的时间由10个工作日压缩到5日。
“灾后重建的提速,要求政府转变服务方式,比如对项目实行联合审批而不是以前各部门分别审批,为灾后发展提供高效的政务环境。”他说。
与四川相邻的文县是汶川地震中甘肃省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全县遇难116人,受灾7.4万户,占全县总户数95%。甘肃省去年也提出"三年并两年"的目标,今年完成农房重建,今明两年完成城镇住房和公共设施的重建。文县经济基础薄弱,三年并两年的提速给当地政府带来诸多挑战。
“在时间紧的情况下,科学而有序地规划建设考验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 文县县长张宏说。“灾后重建时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三年并作两年",实际上是将这个系统浓缩了,给地方政府带来了诸多挑战,如重建项目的先后顺序和资金筹集。”
事实上,资金短缺是灾区重建普遍面临的困难。四川省副省长魏宏表示,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的资金需求是1.7万亿元,而四川计划投入重建的政府资金三年内为3600亿元。资金缺口巨大。
灾后重建已经使一些地方政府面临巨额的财政赤字。去年,绵竹市财政赤字达数亿元。
“为了解决资金的瓶颈,必须创新投融资机制。”绵竹市委书记兰开驰说。“依托投资公司和担保公司,建立政府投入、信贷支持、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体系,才能为重建提供资金保障。”
灾后重建对投资的拉动和地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显现。四川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在灾后恢复重建及扩大内需投资项目的强力拉动下,四川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58亿元,同比增长78%,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315亿元,同比增长17%。
对受灾群众来讲,重建的提速会让他们更早地安居乐业。“房屋修好了,居住环境比以前好多了,我们的生活也就逐步安定了。”准备下个月搬进震后新居的绵阳市安县前进村村民陈开太说。
(责任编辑: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