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贴瓷砖
也要请顿客
没考上大学摆“安慰酒”,借别人房子摆“乔迁酒”……“过事务”名目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记者调查发现,当地“过事务”,过生有寿酒,结婚有喜酒,老人去世喝丧酒,娃儿满月喝月米酒,建新房喝新居庆典酒等等,而近几年“过事务”的名目可谓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孩子考上大学要喝“登科酒”,没考上也要喝“安慰酒”;父母过生要喝“寿延酒”,死了多年就喝“祭日酒”;生头胎要喝酒,生二胎要喝酒,生三胎还要喝酒;结第一次婚要“过事务”,二婚要“过事务”,三婚还是要“过事务”;买了房子要“过事务”,两楼一底的房子加一层楼要“过事务”,房子外墙贴上一层瓷砖要“过事务”,把门面的木门换成卷闸门也要“过事务”……当地人称,“过事务”的花样比旧社会的苛捐杂税还多!
不过,让人们更气愤的是“过假事务”:家里老人明明才五十六七岁却偏要办“甲子酒”,有人戏称“这是把爹妈拿来早产”。
湘平宾馆一服务员告诉记者,某幼儿园有一位老师,孩子没考上大学,她却说考上了,也过了事务。结果她让孩子在外地耍了一个月,说那大学不好又回来了。
晨光村居委会支部书记吴家友称,有的做儿女借父母的名义“过事务”找钱,完事后父母一分钱都见不到。该村有一姓肖的,父亲和后妈没和他住一起,父亲不愿意“过事务”,他就把后妈接来过,过完事务买套衣服就把后妈打发走了,他的理由是:“我把钱给了后妈,谁给我还账?”
秀山县一机关工作人员说,该县还出现过给死人发请帖的笑话:某事业单位一工作人员照着单位工资表发请帖,没想工资表上有一人不久前已经死了,他给那人也下了请帖。
秀山县城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谈:平凯镇有个单身汉,爹妈死得早,修不起房子也结不起婚,每天光是送出去,没有收回来,可巧他养的母猪下了14个崽(一般母猪下12个崽就算多产),他也借此请亲朋好友“过事务”,以减少损失。
想写信检举
却不知告谁
“过事务”在秀山县泛滥已有八九年,就像人人喊打的“过街鼠”,有人恨不得找“过事务”的人拼命
“实在遭不住了,简直是让我们受刑法!”秀山县城一不愿透露姓名的机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县城一群退休教师一个月退休工资全部送完后,连生活费都没有,从去年下半年以来,他们就开始写检举信,但又不知该检举谁。平凯镇护国村几个村民也向记者咨询,他们想告,又不知道该告谁。
在溶溪镇,人们最羡慕郭老太,她嫁女没有“过事务”,修房子也没有“过事务”。“她最安逸,没有人给她发请帖!”街坊们都羡慕死了。郭老太告诉记者,我不想别个的钱,别个也不要想我的钱。
记者在秀山县城以及溶溪、平凯、膏田、溪口等镇采访发现,这里的人们“过事务”几近疯狂,人们没有心思搞生产,生活乱了套,“过事务”成了家家户户的头等大事。无论走到哪条街巷哪个角落,只要一提“过事务”,无不咬牙切齿、义愤填膺,人人都可从裤兜里掏出一大把请帖,家家都有一本“血泪账”。溶溪镇上家家乐超市女老板说,她老爸做水泥工每天挣60元,而送一次人情至少100元钱才拿得出手,要借钱才能去“过事务”,“我恨不得找那些‘过事务’的人拼命。”溶溪中街水果摊老板王松华的老婆说,哪个兴的像现在这样“过事务”,我恨不得一刀砍死他!
据悉,秀山县“过事务”泛滥已有八九年,它就像人人喊打的“过街鼠”,已成为秀山县一大“公害”。而今年以来这种现象尤为疯狂,因为民间流传一种说法,今年五一节之后,“过事务”要上税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