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四川大地震带来中国“公民社会”觉醒
据5月12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今天是四川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北川”、“汶川”等地名重新在全球响起。去年中国社会爆发出的凝聚力让世界印象深刻,一年过去了,中国社会的变化仍是不少媒体议论的热点。
《澳大利亚人报》11日评论说,四川大地震使中国向外界展现了另外一种形式的民族主义敦促人们在灾难面前保持团结和慷慨大方,澳大利亚汉学家费特吉拉尔德把这一过程描述为锻造新的中国“同情心社会”。
德国之声评论认为,地震给中国社会带来积极的变化,那就是公民社会的觉醒。报道引述灾区一位农民的话说:“现在人们学会了提出问题,集体意识也更强了。”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也说,“中国正在从废墟中建立公民社会”,地震激发的志愿者运动在一年后仍然非常强劲,甚至还获得“通常对草根运动保持警惕的当地政府”的支持。文章说,去年的四川大地震在中国激发了如海啸般的同情心和团结的精神,事实证明这成为了中国社会发生更加深刻变化的催化剂。
不过,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非营利组织研究所所长康晓光并不赞同“中国社会的公民意识觉醒”的说法。他认为,中国人自古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中国人的“义”在这次地震救灾和重建中得以充分展现。中国文化就有这样的资源,“患难相恤,守望相助”,这是中国文化的传统,和西方文明中的公民意识不是一回事。据调查,90%的媒体所谓的志愿者不太清楚志愿者是什么定义,他们只是出于一种人之常情,去救助自己的同胞。
康晓光说,和过去比,中国此次救灾和重建信息更透明、民间的参与更多,而且中国经济实力比以往强很多,这说明中国在强大,说明中国越来越像它自己,不是非得像美日才是现代的。(本报驻美国、日本、印尼、德国、法国记者陆乐林雪原 孙天仁 青木 唐颐陈一 郑润宇 本报记者 钟玉华)
更多精彩 请点击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