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铭记汶川地震 > 汶川地震一周年 > 汶川地震一周年最新消息

有一种执著叫坚守:最后的志愿者刘晋芳(图)

志愿者
志愿者

  “我觉得呆在这里挺好。以前我自己办公司的时候,得考虑怎么付房租,怎么挣钱。现在你看,村民们给我送来了他们种的大米和红薯,差不多有10斤呢!居委会怕我冷,送来了热水袋!好多网友寄来了书,捐了电脑和书架……这么多人都在关心我,考虑我的困难,我觉得满足了。”

  人物档案

  刘晋芳,30多岁,山西人。原来在太原开有自己的公司和美容院,生意做得有声有色。

  地震发生后,刘晋芳偷偷跑到灾区参加志愿服务。

后来,她回太原,关掉美容院,卖掉股票,自己掏腰包先后在灾区建起了4个图书馆,供灾区孩子们借阅。地震发生一年后的今天,她仍留在绵竹的安置板房区,守着她的第四个图书馆,每天除了读书、种地,就是为孩子们免费提供图书并义务进行课外辅导,这种生活让她感到非常满足。

  采访后记

  刘晋芳最近热衷读历史、宗教、哲学方面的书,她期望在书中找到她这些理想的支点。“现在也算我的天时地利了,我每天读书的时间有4个小时,以前没有这个条件。”

  她在日记中写道:在别人眼中,我是一个无私的奉献者。同学、朋友甚至家人都不理解,付出这么多为什么还要呆在这里?为什么到现在还不肯回去?而这一切只有我知道:我在这里得到的远比付出的要多得多!之前的我,其实早已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每天只为了一辆汽车、一身衣服、一瓶化妆品甚至别人的一个眼神一句话而劳碌奔波,成了金钱的奴隶……在这里,我看到在物欲社会中被丢失被遗弃的真情,我发现原来生活可以如此美好,于是我决定牢牢地抓住它!这里虽然没有金钱、没有地位、没有华丽的衣裳,但我拥有了真正的、心灵的快乐!难道还有什么比这更有价值的吗?

  “5·12”地震后,在地震重灾区绵竹,一个志愿者在这里建起了一个图书馆,为灾区孩子提供阅读。一年后,当数十万志愿者撤离灾区,这个图书馆依然在绵竹的板房内开着。这位坚守者是山西人,叫刘晋芳,震前在太原开美容院,生意做得有声有色。这个“灾区最后一名志愿者”,一年来是怎么度过的?她为何选择了坚守?

  瞒着家人远赴灾区

  刘晋芳看起来很悠闲,不像一个30多岁未婚女人的精神状态。

  她穿着细跟凉鞋,盘腿坐在椅子上,面前是一排用红砖垒砌、木板搭架的临时书桌,书桌上有图书目录、借阅资料和一台电脑。身后,是几排简易书架,上面整整齐齐地标注着类别和书目。

  这是她的“图书馆”,也是她的家。三间板房,两间用来当图书馆兼阅览室,也是她的“客厅”,另外一间是仓库兼卧房。对她来说,这些已经足够。在灾区,她先后办过4个“图书馆”,这是条件最好的一个。

  这个图书馆在四川绵竹市景观大道滨河西路的安置板房区内,这里临时住着两千户因地震失去家园的人们。要在一片一模一样的房子中找到其中一户很困难,但刘晋芳的“家”却很好找,随便向路人一打听“刘老师的图书馆”,大家都知道。她的图书馆靠近居委会,左边是警务室,右边是医护室。

  虽说是邻居,但刘晋芳和警务室的小伙子们也是刚熟悉。这已是第五拨调过来的执勤民警了,他们听说过“刘老师”,刘晋芳也把每一拨邻居的合影贴在自己的博客里。

  她这样描述自己一天的生活:早上起床,出门买早餐。饭后打理板房外种的一小片菜园。莴笋收了,种豆子,豆子收了,种红薯。干完活就看书、上网。下午守在“图书馆”里,等孩子们下课后来看书,周而复始。

  这样的生活是被外界所不理解的,人们在澎湃的激情中度过了抗震救灾岁月,也是这种精神支撑着那些无私的志愿者们在灾区服务。如此平淡的生活,还是人们想象中的灾区志愿者吗?激情呢?

  其实,刘晋芳自己也是在激情中来到四川的。“5·12”地震发生时,太原的震感很强,当时她在自己的公司。之后几天,她通过媒体看到了灾区的情况:城市夷为平地,一幅幅惨烈的画面,一幕幕感人的场景,一双双渴求的目光,她再也坐不住了!

  拿起背包,带了十几块压缩饼干和一些消炎药,外带7.5万元的现金,她瞒着家人踏上了去四川的火车。她最初的救援计划是一周,可在到达灾区后,她的计划就变了。最初的十天,她是在泪水中度过的,灾难现场使她时时如鲠在喉。每见到一个灾民,她就从包里拿点钱塞过去。

  2008年5月23日,地震重灾区绵阳市汉旺镇。当她路过钟楼下面的灾民安置点时,看到两个孩子坐在马路边看书,这一幕触动了她。那一刻,她确定了来灾区的目的。她找到德阳市团委书记王涛深谈,后在团委的支持下,她来到绵竹市,搭建了一顶帐篷,作为“手拉手红领巾书屋”,一个灾区图书馆建起来了。

  刚开始,没有书,她悄悄回了趟太原。把自己的美容院关掉,股票卖掉,套现30万元。带着这些钱,她跑回灾区,到成都买课辅书、历史书、励志书,拉进自己的帐篷。没有书架,她就用砖头和塑料板搭一个平台,像地摊一样把书排在上面,让孩子们自己挑着看。孩子来得多了,她又多搭了几个台子让他们写作业,她当起了图书管理员兼辅导员。

  如火如荼的激情过后,她开始觉得这样的平淡是有意义的。

  先后建起四个图书馆

  就在图书室运行良好时,当地团委找到她,问她能否把这个图书馆转给当地,去另一个重灾区,那里有100多个山区孩子没人管,她没多想就答应了。

  到了那个重灾区,孩子们的复课遥遥无期,整天都闲着。她承担起了短期内对孩子看管教育的职责,又自己掏钱从成都买回书来,办起了第二个图书馆。后来,这批孩子被送进了附近刚开学的一所学校,她把孩子连同她的图书交给了学校。

  她的第三个图书室,遭遇到了“经济危机”。为此,她尝试着与一些组织合作。合作中,当她了解到有人想通过图书馆来创造经济效益时,她选择了退出。直到去年7月份,政府在绵竹市给了她三间板房,她的第四个图书馆建了起来。

  但烦恼并没有停止,下大雨,板房进水湿了不少书,她心疼;在灾区呆得时间长了,家人、朋友的态度从支持变成疑惑;忙于重建的灾区政府顾不上她的图书馆,一切现实问题都变得严酷起来。

  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她终于想通了:让震后的灾区人在书中找到生存和力量和勇气,才是她的图书馆存下去的真正意义。

  她的事情在网络论坛中被报道后,受到了全国网友的关注,很多网友从精神和物质方面给予她帮助和支持。

  平淡生活让她感到满足

  与之前办公司、开美容院不同,这个小小图书馆所面对的现实问题难住了曾经白手起家的刘晋芳。

  图书馆没有任何收入,不愿意与任何组织合作,刘晋芳只能靠自己的积蓄更换新书。即便如此,污点还是找上门来了。灾后不久,各地开始表彰抗震救灾英雄,她无意中看到有人在网上拿她的事迹做救灾报告,宣称图书室是她们办的。

  9月份,她认识了一个地震孤儿,刘晋芳把他接到图书馆,一来让他看书,二来想救济他。照顾了3个月,两人形同母子。突然有一天,孤儿的亲戚找上门来,非要接孤儿走。事后刘晋芳才知道,孩子的亲戚这么做,是因为孩子家的保险赔偿快下来了,他们怕刘晋芳插手。

  有媒体没进行采访就刊发了关于她的报道,有媒体推断她来灾区服务是为了完成因车祸去世的未婚夫的遗愿,她无可奈何也无能为力。

  太多的意料之外,让她的一腔热血变成了一肚子委屈。气愤之余,她给自己定了个“四大纪律”:不接受记者采访,不接受个人现金募捐,不向当地提任何要求,不要任何证明和荣誉。

  这个纪律在与本报记者的接触中得到证实,如果不是以老乡的身份去聊天,她不会多说什么。而当她敞开心扉时,心底仍保留着那份无悔和感动。“打算在灾区呆到什么时候?有意义吗?”记者问。“不知道,但我觉得呆在这里挺好。以前我自己办公司的时候,自己得考虑怎么付房租,怎么挣钱。现在你看,村民们给我送来了他们种的大米和红薯,差不多有10斤呢!居委会怕我冷,送来了热水袋!好多网友寄来了书,捐了电脑和书架,我把每一笔都记在本上,隔段时间就发布到我的网络空间里。这么多人都在关心我,考虑我的困难,我觉得满足了。”她回答。

  本版采写、摄影:本报记者 刘斌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刘晋芳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