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金融智慧助益国家战略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下称“两个中心”)建设不再停留于规划阶段,而是已经启动实质性的步伐。从上海被确定为以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结算的试点,到最近浦东南汇两区合并,实际举措可谓是一个接着一个。
今明两天,直接与“两个中心”建设(特别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密切相关的一件盛事——“2009陆家嘴论坛”又将如期在上海举行。作为一场思想盛宴,本次论坛将围绕当前中国经济、金融形势与政策、中美经济与全球经济复苏等宏观命题进行研讨,也将围绕全球经济危机中黄金和大宗商品市场的发展、中国金融市场展望等中观或微观层面的问题展开思考。
从去年和今年两届陆家嘴论坛的主办情况看,其特点十分鲜明。作为一个聚焦于金融领域、具有很强专业性的论坛,陆家嘴论坛规格高、起点高、标准高,不仅聚集了国内主要的金融官员、主要金融机构的领袖,以及顶尖的经济金融学者,还吸引了不少海外金融领袖与会,使整个论坛充满了浓郁的全球化色彩。
当然,当初确定举办陆家嘴论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加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去年此时,也即2008年首届陆家嘴论坛举办期间,就已经体现出集天下之力来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意味——而其背后含义,恰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被确立为国家战略一脉相承。故此,围绕国际金融新格局之下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机遇与挑战,毫无悬念地成为本届陆家嘴论坛的一个重要议题。
比之首届陆家嘴论坛举办之时的全球经济金融背景,当前呈现出的情形以及针对未来的指向已经更为清晰。尽管全球金融危机至今仍然尚未完全见底,甚至有观察者认为危机的第二波还在后头,但是关于后次贷危机的国际金融秩序的探讨,已经成为摆在国际社会面前的重要议题。
无论是在G20华盛顿峰会上,还是在G20伦敦峰会中,重新塑造国际金融格局,都是最为热烈的聚焦点。尤其是在伦敦会议前后,中国发出了强有力的“中国声音”,表明了中国对此议题的态度与意见。各主要经济体话语权的变化、国际金融机构如IMF正在推动的变革等,都在说明国际金融格局处于无声或有声的演变过程当中。
对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而言,国际金融格局的变化,正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国际背景。上海要建设的国际金融中心,是处于这一变迁格局中的金融中心。包括我们所面对的这场来势凶猛的金融危机,以及未来金融秩序的演变,究竟会怎样影响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如果说影响分为机遇及挑战的话,那么机遇在哪里,挑战又在哪里?
比如,作为迅速崛起的一个新兴经济体,中国货币人民币正在处于周边化、区域化的进程中。稳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经济长远发展的利益要求,既能够促进中国对外贸易、促进中国国际收支平衡,也能促进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而人民币国际化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际金融新格局的特点。有必要进一步提出的问题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对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这些问题还没有现成的答案。答案或藏于金融界领袖们的思考中,或将体现在未来的实践中。当本届陆家嘴论坛在各种宏观、微观的议题之外,触及到这一命题时,诸多金融界精英思想的碰撞及智慧的分享,无疑将有助于打开混沌的思维之门,使得人们对于国际金融新格局之下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路径有更为直观而清晰的判断与理解。
其实,针对加快建设金融中心,在地方层面,上海已有明确的近期举措,如抓紧制定并出台地方性的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有关条例;抓紧修改和完善本市在集聚金融人才、鼓励金融创新和加强金融服务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政策支持力;以及进一步健全地方层面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配合机制,等等。短期内的关键,还是要落实这些举措。也唯有在扎实落实相关举措的基础之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才能在未来风云变幻的格局里寻找到机遇,并从容迎接挑战。
显然,陆家嘴论坛的举办,与一项国家战略的落实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个论坛的价值,在根本上是面向着未来。借助诸多精英们的智慧分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将会踏上一条新的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