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金融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目前,金融系统正在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全面推进金融业又好又快发展,一定要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并将认识成果转化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科学思路,转化为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
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实现金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本市正处于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金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影响越来越广泛。特别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挑战,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紧密结合正在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进一步增强金融业发展的机遇意识和紧迫感,科学创新,勇于承担起金融改革创新的重任,努力把本市金融业提高到新水平。
1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先导。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立足点,坚持好字优先,在好上下功夫、见成效、上水平。做好金融工作,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维护经济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一个地方金融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一个健康而有活力的金融环境,无论是对金融业的发展,还是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经济竞争力。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有效投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间的资金流动取决于金融生态环境,这是资金按市场原则自由流动的结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这两者的互动、互补更为密切。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程度越深,金融环境对区域间资金流动的决定作用就越明显。一个地方的金融环境好,商业银行对该地区的评级就高,在资金调度、信贷规模或授权授信时,就会产生倾斜,就会有更多的信贷资金向这个地方流动,形成资金聚集的“洼地效应”,从而促进经济更快地发展。反之,则会引发资金的外流,削弱一个地方经济的竞争力。
天津金融业底蕴深厚,在近代中国的金融史上,风骚独领。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天津在全国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北方金融中心。新中国成立以后,金融为天津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持和支撑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天津金融业已步入健康发展的新轨道,科学发展的主基调已经形成。市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指出,要“推进金融改革和创新”,“建设与北方经济中心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和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基地”,描绘了天津金融业发展的蓝图。去年3月13日,国务院批复了《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以下称《总体方案》),《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把金融体制改革作为重点,健全资本市场体系和金融服务功能。这为加快本市金融改革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提供了新的重大契机。市委、市政府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极大地推进金融业稳定快速健康发展。金融业务总量大幅增长,金融机构显著增加,改革创新步伐加快,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监管体系逐步健全。
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全市金融业的总量还不够大,金融机构总部还比较少,直接融资比例还比较低。信用中介市场发育还比较缓慢。信用资源分散,统计、工商、税务、社保、海关等部门掌握的大量信息资源还有待于进一步整理和综合利用。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比较突出。金融机构需要更加积极主动拓宽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使企业更加便利地了解贷款条件、审批流程、融资品种,帮助各类企业及时了解银行的贷款条件。在我们的法人机构和自然人中还存在着很大程度的对金融知识学习、对学会使用金融工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够强;在社会中对金融知识宣传普及的力度还不够大,金融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待于进一步改善。这些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2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要坚持树立“金融兴市,资本富民”理念
思路决定出路。大力推动金融改革创新,很重要的方面在于理念创新。去年4月至7月份,金融工委经过三个多月深入金融机构、金融企业走访,沟通交流、学习座谈,反复调研论证,特别是进一步加深对《总体方案》提出的“鼓励天津滨海新区进行金融改革和创新,在金融企业、金融业务、金融市场、金融开放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原则上可以安排在天津滨海新区先行先试”的重大意义的深刻理解,从中得出一个结论,金融改革创新首先要引导各级干部观念创新。明确提出了“金融兴市、资本富民”理念,形成了工委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并作为去年7月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现场交流推动会上发言主题。
树立“金融兴市、资本富民”理念旨在推动更多的法人组织和自然人充分认识现代金融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改变人们以劳动力为核心因素驱动社会进步而忽视资本能力作用的认识。要让金融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就要把金融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树立“金融兴市、资本富民”的理念,把金融发展作为富民强市的重要支撑,让天津为中国发展资本市场战略目标的实现发挥重要作用。要树立资本运作和经营城市的理念,实现城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要由单纯依靠实体经济或产品经济,调整为依靠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相结合相互动,在虚拟经济、资本市场的培育上下大力气。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要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些新理论新要求为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理论认识方面的障碍。
从当前我们的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现状来看,我国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比,规模还是比较小。我国目前的金融创新还有待于加强。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创新和改进金融服务,形成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合力。市委书记张高丽在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准确把握保增长的重大问题,坚持推进金融创新和发展实体经济需要、提高金融监管能力相适应,进一步发挥金融对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因此,我们要把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创新作为现阶段金融创新的重点,用金融服务效率的提升,不断优化实体经济领域的要素配置结构。
当前形势下金融服务工作要有更高的定位。我们必须牢牢抓住金融这个经济发展中的“牛鼻子”,用“金融兴市、资本富民”的理念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大力推动金融改革创新。针对当前不利的经济形势,天津金融服务工作的立足点是:为推动国家财政、金融、社保、投资政策在天津的加快落实,提供更积极的帮助、协调、服务。着眼点是:做好落实国务院对天津滨海新区的定位,推动金融体制创新的保障服务工作。一是组织管理保障,二是人才队伍保障,三是协调服务保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工作定位,是基于市委对天津经济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以及用逆向思维科学分析当前金融危机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的。第一,中央对应对本次危机的决心大、信心足、措施到位,相信用不了太多时间可以重新回到上升轨道。一旦进入新一轮上升期,新的综合实力的较量又将开始了,谁能在竞争中居高临下,争取主动,关键取决于谁能调整得更好。从比较优势看,东南沿海目前受到的影响较大,但经过危机的磨难,经济结构重新洗牌,再加上思想观念、发展思路、创新手段上比我们先进,我们仍然面临着前有艰途,后有追兵的紧迫感,必须要有战略性的考虑。第二,在金融危机中要充分认识和把握比较优势。一是近几年在建的一批重大项目,躲过了金融海啸的冲击,危机一过将发挥强大的效力。二是面对全球性危机,产业布局重新洗牌,资金、产业、技术三大要素转移的方向是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核心地区。滨海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是最具吸引力的地区之一。三是金融危机对金融衍生业务薄弱的地区影响较小。因此,也正是新兴金融中心加速发展,缩小差距的最佳有利时机,天津金融发展遇到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第三,未来天津的产业结构为金融服务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天津正在加速战略性的结构调整,一些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再生资源、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微电子等先导性产业将成为未来天津工业新的增长点,现代服务业比重也会进一步提高,对金融业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3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
市场是金融发展环境的基础系统,法律是保障系统,行政行为是调节系统。政府的职能是加强公共服务环境和地方法治环境建设,不断壮大自身的经济基础,加强对市场的监督管理和宏观调控,引导和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要通过优化金融环境,引导资金流向,促进金融企业提升质量。
政府在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各级地方政府在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中责任重大,应发挥主导作用。一是要通过制度建设有效降低全社会的交易成本。金融发展环境中的制度建设,一方面要突出制度的完善性,如各种法规能否较好地保护投资者、存款者的合法权益,会计制度能否有效地规范经营者依法经营管理的行为等。另一方面要注意制度与当地金融环境的衔接,即制度的适用性。在订立有关制度前,要对当地经济金融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调查,广泛掌握翔实资料,使订立的规章制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二是信用建设。在社会信用环境建设中,首要是建立有制度化保证的政府信用。地方政府信用对当地社会各方面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指导、教育和示范作用,它能够引导和规范市场秩序,保持经济的有序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本市各级政府正在着力开展信用建设,目的就是通过信用建设来减少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摩擦阻力,实现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三是服务建设。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功能已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即它不仅是一个权力部门和管理部门,更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部门,它的职能定位和根本宗旨是提供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两点:一方面政府服务尊重市场经济规律,防止以服务为名而越俎代庖。另一方面是在操作中,应主要从宏观上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而不是在微观上直接操纵经营者的行为。当前,政府在金融方面提供服务的一个重点是鼓励、扶持和规范与金融发展环境密切相关的一系列专业化的中介机构的发展。金融中介组织是社会经济高效运转的润滑剂,大力发展服务型的金融中介组织,如律师、会计师事务所,担保、评级机构等,能够极大地活跃区域经济,提高经济金融运行效率,推动地方经济的繁荣发展。这方面的工作应当进一步引起重视。
金融机构要在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中发挥主体作用。市委九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了“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总体部署和要求。金融工委也相应提出,在全市金融机构着力建设“增长导向型金融机构服务创新机制”,倾全系统之力,为天津“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做贡献。这就要求金融机构要在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中积极地发挥主体作用,以“保项目需求、保就业需求、保发展需求”为重点,立足“双赢”目标,找准金融与经济的结合点,建立健康和谐的银企关系,支持全市经济的发展。一是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辩证的风险观。现在一些商业银行对贷款风险顾虑很多,这与上级行考核力度大有关系,但也不排除怕担风险因素。对银行贷款风险要辩证地看,要看到风险本身也蕴含着收益,风险处理把握得好,经济效益和回报就高。要摒弃以不作为来防范风险的消极做法,在发展中防范风险,在发展中化解风险。二是要正确处理金融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的关系。金融业与地方经济同生共荣,金融事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地方经济发展也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机构要把增强自身效益和承担社会责任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金融与经济协调健康发展。今年,市银监局、银行业协会开展了争做“最具责任感银行”活动。三是要准确把握信贷支持重点,改善信贷结构。金融机构要在正确理解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天津实际,准确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在贷款投放上坚持有进有退、区别对待的原则,对符合产业政策、国家鼓励和支持的重点项目,要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大力支持天津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进一步调整信贷结构,避免贷款过度集中造成风险集中。近两年以来,本市统筹滨海新区龙头带动、中心城区全面提升、各区县加快发展三个层面联动协调发展,先后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实施了一大批涉及民计民生的重大项目和发展措施。这些重大项目和发展措施,既关系当前,又关系长远,对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天津发展的后劲,将起到重要的带动作用。各金融单位要从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积极配合,主动服务,给予大力支持。要充分发挥金融杠杆作用,积极支持那些技术水平高、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大项目好项目。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扶持和培育国有大中型企业、大型民营企业、农村产业化龙头企业、服务业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不断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和再融资能力。要切实把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作为金融工作的重点,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显著增强金融为“三农”服务的功能。金融影响着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要努力创新金融产品,下力量改进金融服务,推出更多的便民措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金融需求。四是要加强对金融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的研究。各金融机构要结合地方经济金融发展实际,针对地方经济金融运行中的难点、重点问题,以及金融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例如,目前,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这就需要各金融机构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积极创新适宜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帮助企业尽早利用新的融资工具扩大融资。
4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要坚持抓好“培养、培训、培育”工作
培养形成让机构法人、自然人了解金融知识、用好金融工具的社会金融氛围;培训金融管理技术;培育资本、货币、外汇、产权等各类金融市场,为建设全国金融创新试验基地所必须的市场环境和所需的集聚效应提供深度和广度的协调服务。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和抓好“培养、培训、培育”工作是个庞大的工程,必须以系统工程的理论和项目管理的方法抓实抓好。要在官、产、民、学各领域,按照不同目标、任务进行分类实施。打造三大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基地,若干小基地;搭建三大金融服务平台,若干小平台。
三大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基地:一是加强各类培训机构建设,建设专业金融培训机构(学校),与各类大学的专业学院共同建立若干各类金融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出台和实施《2008—2020年金融人才规划》。二是在居民社区建立全民学习金融知识、全民用好金融工具试点,有组织地请金融、保险、证券、理财专家到社区普及金融专业知识。三是建立媒体专栏,宣传金融发展成就,指导金融发展进程,扩大金融影响,宣传普及金融知识。
三大金融服务平台:一是搭建银银、银保、银财、银企、银投等各类专业和综合性的协调服务平台,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联系,加强对宏观经济、微观经济、中观经济走势的交流分析,提高互助力、判断力和操作力。二是组织以专业院校研究机构为载体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融管理、金融运作创新平台,加强金融领域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推动金融创新尽快进入操作层面。利用金融工委系统综合优势,组织系统各级各部门加强对经济运行走势的研判,帮助金融企业准确把握经济走势,前瞻性进行科学决策,既在积极的金融业务活动中获得最大效益,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出预警,避免损失。三是以各类融资机构为成员形成的松散联合体的形式,搭建几个不同层级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服务的平台。
去年以来,我们金融工委在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上,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尝试,重点是在树立“金融兴市,资本富民”理念,推进“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工程”上下功夫,在全系统干部职工努力下,在全市各方面的支持协助下,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
1、大力宣传普及金融知识,促进金融服务于公众的广泛交流,改善金融的社会文化氛围。一是搭建高端对话平台,力求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去年,工委、市金融办精心筹划组织了《金融·创新——2008银行行长访谈》和《保险业高端访谈》等系列报道活动。二是搭建天津金融改革创新亮点展示平台,传播新金融、新举措、新经验。与天津日报共同主办了“金融新视点系列报道”,宣传推介8个金融机构和金融企业。为了进一步推进本市资本市场建设,组织市金融办、银监局、保监局、证监局联合《今晚报》,启动了“天津——资本市场发展力调查推选活动”,针对天津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和租赁业开展天津金融业形象以及天津拟上市企业资本经营状况的调查,切实促进推动本市企业直接融资工作。《中国新闻周刊》、《经济日报》等中央媒体,积极做好达沃斯论坛期间反映天津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宣传工作,进一步扩大天津金融创新改革影响力。三是搭建普及金融知识平台,让机构法人、自然人了解金融、用好金融工具。通过“金融学堂”和“金融览胜”两个宣传板块内容和形式,介绍金融基本知识、各种金融新产品和相关风险提示及信用意识教育。提高机构法人、自然人风险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风险承受能力。今年,我们以“危中寻机”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教育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堂、进家庭“五进”活动为载体,加强同各区县和各部委办的横向联合,通过举办不同类型的金融知识讲座、现场咨询服务、金融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点对点服务,面对面答疑。人民银行天津分行与团市委联合开展了“金融服务进社区,青春共建促和谐”活动,积极建立“社区金融服务站”、签订志愿服务协议书,以“一对一”结对共建的形式,扎扎实实促进“全民学习金融知识,全民运用好金融工具”。天津银监局按照市委“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总体要求,在搞活经营、关注利润的同时,激发银行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回报社会的感恩之心,在全市银行业中开展了“最具责任感银行”创建活动,围绕“保增长、促环保、帮企业、重民生、抓服务、减风险”,推动银行业增强大局观念和使命感,与企业共克时艰,为企业雪中送炭,更好地回馈社会,服务大众。
2、营造“金融之家”,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功能。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定期组织召开两个层次的会议,即由一办一行三局(市政府金融服务办、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天津银监局、天津证监局、天津保监局)参加的情况通报会;由政府主管部门、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企业参加的金融联系工作会。沟通情况,协调解决各金融企业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二是每年组织到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去年金融工委带队赴上海学习,详细了解了上海市在金融改革创新、金融人才队伍建设、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赴温州、台州等经济发达地区,学习考察了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和做法,并形成本市金融服务创新举措。三是围绕全市金融改革创新20项重点工作和金融发展的重点问题,按照“服务高效、保障有力”的理念要求,搞好对金融企业的组织协调服务工作。组织推动对大项目的银团贷款,协调保险公司支持新农村建设,协调滨海新区各功能区,及有关区县、委办局,搭建了银政合作、银企合作的沟通平台。为进一步推进本市金融改革创新,工委收集整理了本市近期出台的支持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汇总编辑了《天津市支持金融业发展政策汇编》、《天津市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金融产品汇编》和《天津市金融人才相关政策汇编》,向全市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免费发放。工委还制定了《关于金融综合支持宁河县经济发展的工作方案》,确定了六项融资融智帮扶措施,组织金融机构进行金融综合支持涉农区县经济发展的工作。金融综合支持宁河县经济发展取得实效后,再在其他区县进行推广。四是创建“金融之家”,努力营造“家”的氛围。加强与驻津金融企业和家在外地的企业负责人的联系、沟通,拉近距离,增进感情,使他们有心里话有地方说,有困难有地方管,将工委打造成为“金融之家”。去年9月我们组织家在外地的金融高管中秋联谊会,今年年初组织召开“慰问金融机构迎新春招待会”,向15家金融机构的总行或总公司发去了《致谢信》,得到了各总行、总公司对天津市委、市政府的一致好评。天津金融发展环境新的变化,使金融机构投资天津、建设天津、发展天津的信心倍增,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已呈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3、构筑金融信息高地,提升金融高管人员综合素质。金融人才和金融信息的聚集,是金融业发展的必要保障。工委大胆探索尝试引才、聚才、育才新路。一是整合金融创新和金融人才对接信息资源,以信息流带动人才流。积极整合了金融机构、科研院校、研究咨询等部门的信息资源,搭建起金融创新和人才引进的资讯平台。建立了与“一行三局”(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天津银监局、天津证监局、天津保监局)人才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了与高校人才引进对接机制。完善了全市金融单位人力资源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实施“人才回归工程”,充分利用金融总部机构在全国建设分支机构契机,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考分支机构高层管理人员。二是创立了面向全市的“财富大讲堂”。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为全市从事经济工作的领导干部进行金融创新为主题的讲座报告会。从去年7月份至现在,共举办四期。来自市有关委办局的领导、各区县分管财金工作的领导、驻津金融单位的领导计20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在全市引起较大反响。“财富大讲堂”已经成为反映金融最新动态,搭建信息沟通桥梁。三是启动了金融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培训计划。为了培养具有国际经营战略思维和总揽全局的决策能力,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和国际经济发展最新动态,具有较强开拓创新能力,能够适应国际金融领域竞争需要的高级金融管理人才,工委与南开大学商学院联合举办了金融管理方向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核心课程班,组织地方金融机构60多名领导班子成员和后备干部进行(EMBA)核心课程班培训。四是大力推进博士后流动站建立工作。继渤海证券公司、渤海财产保险公司建立博士后流动站之后,今年,天津银行、渤海银行、天津农村合作银行也正在积极筹备建立自己的博士后流动站。五是组织建立了全市金融人才库。为了解决制约天津金融业发展的人才瓶颈问题,全面掌握全市高层金融人才底数,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工委紧紧围绕天津金融改革创新重点工作,通过召开金融企业人事处长座谈会,向金融企业和部门高管人员、大学专家教授、业内知名人士等发放推荐函,与猎头公司、人才市场合作进行市场推荐等多种形式,建立了全市高级金融人才库,初步摸清了全市紧缺的股权投资、基金、国际保理、离岸金融、金融仲裁等金融创新人才的底数,目前,入库人员已经达到741人,为天津金融业创新发展储备了一批高层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