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的优势是纺织,上海交大的优势是造船,同济的优势是土木建筑。这就像水果篮子里面有苹果、梨和香蕉,很难比较。喜欢苹果的人说苹果好,喜欢梨的人说梨好,喜欢香蕉的人说香蕉好。”东华大学校长徐明稚直言不讳地指出:每个大学的“质”不一样,进行简单的比较是不科学的,“我认为大学排行榜的意义不大,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相比,我认为目前至少是消极作用大”。
在百度输入关键词“大学排行榜”,可以找到相关文章约383万篇。最近,由于本报报道的《天津大学校长曝称曾拒交“排名赞助费”》以及《人民日报》报道的中国大学排行榜“潜规则”现象,把“大学排行榜”再次推上了风口浪尖。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也明确表示,任何一个大学排行榜都不可能很科学,“因为大学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社会机构,比政府和企业都复杂”。秦绍德说:大学本质上是一个学术公共机构,但同时担负了多种职能,包括培养人才,用科技成果促进社会发展,以及传承知识和文化等,而且关键在于大学最基本活动都是面向人,因此大学的运行和活动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所以究竟拿什么指标去衡量大学,就变成一个难题,很难用一个排名来衡量大学。
“一所大学,要包括教学、科研、研究生和本科生培养、产业、后勤等几大方面;大学的学科又分为文、理、医、工、农、林、艺术等等;大学的个性又很强,从类型来看,有文理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也有理工科见长的综合性大学,还有各种专科性强的大学,比如师范大学、医学院、音乐学院、体育学院,等等;即使是同一种类型的学校,学科也不尽相同;还有,每一所大学都有它自己的历史,都有所在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带给它的烙印,每一所大学都有它长期积淀下来的校风、学风以及学校的精神品格,很难说这个比那个强。”秦绍德说。
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杨德广在担任校长期间,没有反对过排行榜,但也从来没有看重过大学排行榜。他认为,办学不能跟着排行榜走,而要从学校自身特点出发,按既定的目标发展。“目前有些评估机构、排名机构,用一把尺子衡量各类型、各层次大学,这是有失公正的,是不科学的,导致有些学校盲目攀比。”
商业因素戕害大学精神 秦书记对赞助费根本不屑一谈,“如果有这样的商业因素,我根本不接待他”。
实际上,早在2003年,秦绍德在接受《解放日报》记者采访时就曾透露过,有一家在国内小有名气的机构曾给复旦大学打来电话要统计数据,但由于是收费的,被学校拒绝了。
关于武书连大学排行榜引起的一些争议,徐明稚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武书连的大学排行榜的一个核心因素是“数量主义”,也就是绝对数为标准,即“想排到前面,必须把学校搞大”。
徐明稚告诉记者,在武书连的排行榜上,排在前面的学校都是学生人数很多的,教师很多的,小的学院根本排不上。他举了一个例子,上海音乐学院是一个很小的学校,但是培养了世界一流的音乐家、声乐家、钢琴家,“你说它不是一流的大学,我认为它早就是,但是现在没有人站出来为这种小的学院说话。”
“在无穷复杂的情况下,也不必去追求唯一解。”秦绍德直言,中国人当下思维就是喜欢用“最”,“一定要排出个水落石出,排出个高低来”。他表示,大学排行榜一旦掺杂了商业因素,加上信息来源的限制,就决定了排行榜很难做到科学。“我们现在没有机构去提供客观真实的数据,所有数据都是本校提供的,肯定是趋利避害的”。
杨德广则指出,要确保参与评价的数据来源要客观公正。他说,在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大学的有关数据一般都是对外公布的,评价机构可以直接在学校网站上获得相关数据,同时这些数据也对全社会公开。目前在我国,大学的相关数据还远没有达到对外界公开的地步,有些评估机构、排名机构或是凭在媒体上搜索的资料为依据,或凭被评高校提供的资料为依据,难免有失公允。“只有数据来源客观公正了,才能够保证最终的评价结果公平公正。”杨德广说。
家长、考生报志愿非依赖排行榜吗 虽然眼下社会对大学排行榜的非议很多,但并没有很多大学校长、书记否定排行榜,徐明稚就坦言,作为校长,还是很看重大学排行榜的,因为“社会就是按照排行榜来评价学校的,所以我必须关注这个排行,不管它合理不合理,科学不科学”。
而秦绍德则提出了一个问题——“家长和学生报考大学非要依赖排行榜吗?”他认为,目前考生和家长选择报考大学的标准更多的是功利的就业的标准,“不是这个专业比较下来最好,而是考了这个专业以后,就业形势最好,名校毕业以后肯定比其他学校好就业,因此名校变得很热门。”
秦绍德对这种选择标准表示理解,但他认为,这种选择标准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是产生巨大影响的,因为一是孩子放弃了自己的兴趣,二是大学的特色和个性恰恰不是排行榜能够反映出来的。
秦绍德一朋友的孩子从小就喜欢历史,可家长说,读了历史将来谁养活你?便强迫孩子去读经济,可孩子对经济毫无兴趣。秦绍德劝朋友,选专业根据孩子的兴趣最重要,因为“兴趣能成就他对知识的追求,对未来岗位的崇敬,对人生的追求”。
另一方面,大学的特色和个性是考生和家长选择学校时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有的大学文科好,有的大学工科好,有的大学理科好;有的大学历史悠久,有的大学国际化程度高。特色和个性没有高下之分,一定要比个一二三,这是不可能的。”
秦绍德建议考生和家长,不要拿非常机械单一的排行榜左右自己的选择,“如果家长和孩子不依赖排行榜,这个排行榜的商业行为就不可能继续下去。没有市场了,大学就不会求它了。”
大学校长要有定力 既然有了排行榜,大学该怎么办呢?秦绍德表示,大学要客观分析来自各方的评价,“有些排行榜偏重科学研究的指标,比如科研经费总量,SCI的数量,科研成果的数量,我们还是要看一看,前提是信息是真实的。”秦绍德说,大学要对各方面的评价客观进行分析,“吸收有益的意见,大学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摒除片面的意见,不要扰乱我们的视线和心理,不要让我们变得浮躁和急功近利,大学校长要有定力,一定要专心做好自己的事。”
杨德广认为,高校在客观看待排行榜的同时切勿把其看得太重,排行榜对于高校来说只能作为一个衡量自身水平及存在不足的参考,而不能作为高校的办学依据,过分看重排行榜会助长大学的浮躁、急躁情绪。“每一所大学都有自身的文化传统和办学特色,都有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要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同,只能靠自己的实力和特色。大学应把办学重点放在自身的特色和质量上,依靠自身办出特色,提高质量,而不是被排行榜牵着鼻子走。”(记者周凯)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