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安5月18日电(记者冯国)一百多件由海外回归的清代玻璃器在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正式在西安博物院首次公展,将与来自海内外的广大游客“集体会面”。
为迎接第33个“国际博物馆日”和纪念开馆两周年,西安博物院日前举行新闻发布会,特意向公众奉献出“清代玻璃器展”。
170余件展品多为清朝宫廷造办处所属玻璃厂制造,其中绝大部分是由西安市民吴俊红数年来花巨资由海外购回,在国内属首次公展。
西安博物院副院长孔正一说:“清代流行的套料、搅料、磨花、金星玻璃等工艺,在这些御制玻璃器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示出来的效果美轮美奂。”
记者在展厅内看到,展示柜中的玻璃器种类有炉、壶、钵、杯、碗、瓶和鼻烟壶等。色彩有黄、蓝、红、青、紫、白等数十种,色相纯正、艳丽,造型浑厚、古朴,兼采了玉器瓷器等其他工艺器的优秀器型,并有古代水丞、笔筒等新制品。
中国是世界上较早制造玻璃的国家之一。自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已出现不同的玻璃配方,其品类也由装饰品发展到礼器、生活用品和殉葬用品等,在鼎盛期的清代玻璃器,技艺高超、绚丽多彩,在吸收西方最新技术的基础上,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时代特点的中国古代玻璃工艺,成为中华民族工艺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孔正一说:“为期3个月的清代玻璃器展,不仅是西安地区新中国成立近60年来举办的首次玻璃器专题展,也是在所有海外回归文物展览中的首次清代玻璃器专题展,对于理解中华文化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