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本报记者 宋德松 摄影/刘泽瑞 侯岩 李丹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构建和谐社会,家庭和谐不可忽视。家庭养老是我国普遍认同的养老模式,它赖以存在的思想基础就是传统的孝道观念。随着我国进入“老龄社会”,“四位老人,一对年轻夫妇、一个未成年孩子”成为主流的家庭结构模式,养老、敬老、为老的孝心工程成为一项涉及社会和谐的道德精神工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向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人对子女的哺育,无私伟大,而他们对子女的要求却微乎其微:希望你生活得好,工作得顺利,有空的时候能多回家陪他们说说话,看着你吃干净他们张罗的饭菜……
乌鸦尚有反哺之孝;羊亦知有跪乳之恩,孝道孝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几千年来,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
而作为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最严格时期出生的“80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已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有人称其为“幸福的一代”,也有人称之为“垮掉的一代”。如今,“80后”已步入成家立业育儿的年龄,逐渐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流。而伴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步伐加快,“80后”也将成为“养老的一代”。
近日,北京千名“80后”准妈新妈出倡议。倡导大家为母亲表达真爱“五个一”,即“一天一次问候”、“一周一次欢聚”、“一月一次郊游”、“一季一件礼物”、“一年一次健康体检”。作为儿女,大家都该响应这样的倡议,回报父母之爱应有紧迫感。
今天,记者带您走进本市的几个普通人家,讲述发生在那里的亲情故事,在那里爱伴着孩子们幸福成长,在那里爱让花甲老人安度晚年,爱子情深,反哺意切,浓浓的爱意带来家庭的温馨,真诚的行动书写社会的和谐——
一个平凡的女人,靠她伟大的母爱和不懈的努力使原本瘫痪的女儿能够走路并学有所成。也是这个平凡的女人,凭着她乐观的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感使原本不幸的家庭重新绽放出希望——
用我的骨头帮女儿站立
走进穆桦的家,眼前一亮。午后的阳光洒满整个房间。阳台上的君子兰、杜鹃、绿萝争芳斗艳,一张不大的桌子上铺着手工编织的白色镂空台布……阳光里的一切是那么温馨、和谐、生机盎然。也许你想不到,这就是一名单亲母亲为两个女儿精心布置的小家。
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女人,靠她伟大的母爱和不懈的努力使原本瘫痪的女儿能够走路并学有所成。也是这个平凡的女人,凭着她乐观的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感使原本不幸的家庭重新绽放出希望。
穆桦和那个年代的很多人一样,18岁下乡,22岁返城。然而,与很多人不同的是,她的生活道路更加崎岖。在她26岁的时候,大女儿出生了,初为人母的她沉浸在从未有过的喜悦之中。可是医生的一句话却如晴天霹雳:“由于溶血,孩子先天残疾,双胯脱位、右股骨曲曲短缩、并患网状内侧肌病,一辈子要在轮椅上度过。”打开包袱,只见孩子的两条腿竟相差十几厘米,右腿蜷缩成一团肉,双腿都无力地下垂着……眼前的一切一下把穆桦从天堂拽进了地狱。“放弃这个孩子吧!”亲戚朋友们劝她。看着女儿那双美丽的大眼睛,穆桦有了决定——“我不能放弃她,我要让她站起来!”
“对不起,我们治不了……”走遍天津的大小医院,换来的都是拒绝。孩子两岁多的时候,他们打听到宁夏有一位天津籍的大夫可能能够治疗孩子的腿,于是千里迢迢来到银川。检查后,大夫郑重地对穆桦夫妇说:“孩子右腿的股骨生下来就是两截儿的,需要父亲或母亲的一块髂骨为孩子接上。”“您是说我的孩子有救了?那就快做手术吧,切我的!”回忆起手术时的情景,穆桦微笑着说:“当时是局部麻醉,我能清楚地感觉到大夫在切我的骨头,但是我的心里特别高兴,想到有了这块骨头孩子就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站起来了,我的心里就只剩下兴奋了。”之后,女儿在经历了6年大大小小的多次手术之后,终于站了起来,并学会了走路。
天有不测风云。命运并没有眷顾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1998年,穆桦的爱人突患胃癌,短短21天便撒手人寰。留下了孤儿寡母和几万元的债务……而这一年,大女儿13岁,小女儿才8岁。送葬回来的那一晚,她把两个女儿叫到身边,三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说:“爸爸不在了,你们不要担心,我会把你们带大,我们要坚强,一起面对。”两个女儿懂事地点着头。
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穆桦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撑起这个家。令她欣慰的是,大女儿魏环已于去年从南开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并被评为和平区“自强模范标兵”。小女儿魏玮也考上了重点中学,并拿下了手风琴业余十级证书,正在努力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想。
说起家中70多岁的老人,人们往往会浮现儿女孝敬、孙子绕膝的情形,但是在河东区鲁山道街道蓝山园社区却有另外一幅和谐画面:一位满头银发年逾古稀的老太太为另一位90多岁的老太太剪发、梳头,照顾得无微不至。这就是74岁的林静娟和她97岁的婆婆的现实生活写照——
都是自己的爹妈
林大娘的家中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家具摆放得井井有条,客厅里面摆放着的几盆鲜花散发着淡淡的幽香,丝毫看不出只住了两个行动不便的老人。林大娘和婆婆虽然不怎么用语言交流,但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可以互相领会对方的意思。两位老人脸上浮现的都是慈祥的笑容,整个房间都充满了和谐的气氛。
林静娟1965年结婚时,就和公婆住在一起,全家4口人住在20多平方米的小平房里,多年来她一直将两位老人当作自己的亲生父母来侍奉,从没和公公婆婆红过脸,一家人和和美美,成为远近闻名的和谐家庭。
1976年唐山大地震,林静娟的爱人当时在外地出差,她一个人带着公婆和年仅3岁的女儿搭了一个简易抗震棚栖身。林静娟冒着余震的危险,返回倒塌的平房里烧水、做饭。每天来回十多次。当爱人回来,看到一家老小平安无事的时候,激动得逢人便说:“多亏了我的爱人老林啊!”
1996年,82岁的公公患了直肠癌,手术后腹部开口造了瘘,挂上了便袋,由于婆婆年纪大了,照顾老公公的重担落在了她一个人肩上。林大娘每天为公公擦洗,换便袋,有时老人不小心把便袋弄掉了,大便溢出,弄得到处都是,林大娘不怕脏不怕累,直到6年后公公去世,她一直精心地照料,从无一句怨言。在公公去世前的两三年里,由于病痛的折磨,老人经常用拐杖敲打地面,林大娘怕影响楼下的居民,就亲自到楼下向邻居道歉,邻居们纷纷被她的孝心感动,也就不再计较了。爱人感激地说:“多亏你啊,我不如你啊!”每每遇到夸赞,她总是说:“谁能干就干呗,都是自己的爹妈嘛!”
冬去春来,林静娟也步入了古稀之年,虽然自己的身体也不是很好,但是对老人的照顾从没有松懈过。都说婆媳关系不好处,可林大娘和婆婆共同生活了近45年,感情就像亲娘儿俩。日常生活中,有好吃的林大娘总是第一个送到婆婆嘴边;老人爱干净,她就把换洗的衣物,叠得整整齐齐,放在床边,供婆婆随时穿、换。每年春节,还要为婆婆添置新衣服。2005年,婆婆在半夜起来上厕所时不慎摔了一跤,造成胸椎四节、腰椎一节骨折。医生叮嘱,出院后必须要让老太太在床上静养两个月。林大娘严格按照医生的叮嘱,每天为躺在床上的婆婆梳洗、喂饭,在林大娘的精心照料下,两个月后,老太太的腰完全恢复了,有时一天能在房间里走上100多个来回。连主治医生都说:“94岁的老太太,腰伤能够恢复这么好,真是个奇迹!”老人也逢人就讲:“有这么孝顺的媳妇,我真有福气啊!”
去年,林大娘的老伴儿不幸去世,家里只剩下了婆媳俩守着空荡荡的屋子,为了不让年迈的婆婆受到刺激,她一直瞒着老人,强忍着悲痛的泪水,像往常一样陪着婆婆有说有笑。如今,97岁的婆婆依然精神矍铄,身体硬朗,头发梳得很整齐,衣服也很整洁。林大娘的女儿逢人就说:“妈妈是我们家的英雄!”
他们都是我的孩子
“祝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会更加繁荣昌盛,走向辉煌!”河东区向阳楼街道工疗站这两天经常传出慷慨激昂的朗诵声。谁都想不到的是,这抑扬顿挫、充满激情的朗诵声,是来自一群精神智力残疾的孩子。而为这群精神智力残疾孩子辅导朗诵的是河东区向阳楼街道的普通居民,一位精神智力残疾人的母亲——王淑琴。
王淑琴有三个儿子,小儿子陈宝利小时候就体弱多病,当时王淑琴既要工作,又要忙着照料老人和这个多病的儿子,却忽视了小儿子精神上的异常。“以为孩子只是淘气,长大了就好了”。每当谈到这里,王淑琴的眼泪就禁不住往下掉。直到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学校发现陈宝利根本无法和普通孩子一样集中精力听课、做作业。王淑琴才知道孩子患上了严重的多动症,成了一名精神智力残疾人。噩耗让这个本来幸福美满的五口之家蒙上了一层阴影,也深深地刺痛了王淑琴的一颗做母亲的心。
1980年,工作单位有一个上大学继续深造的机会,但是看着刚被确诊为精神智力残疾的儿子,王淑琴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她一直梦想的大学殿堂,把满腔抱负化为深沉的母爱,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小儿子的教育和照顾当中。当时专门为精神智力残疾孩子提供教育的学校很少,王淑琴一家一家地求,终没有一家学校可以为她的孩子提供长期的教育,王淑琴只得把孩子天天带在身边。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青春期的到来,陈宝利的情况越来越不容乐观,性情越来越暴躁,1987年,王淑琴索性放弃了自己一直钟爱的岗位,全心全意地照顾这个让她痛心的孩子。无论上市场买菜还是出门办事,她都拉着陈宝利的手,街坊邻居和菜市场的小贩都认得这对母子,这一拉就一直拉了近20年。
2006年,河东区残联在向阳楼街道成立了残疾人工疗站,街道的工作人员主动找到王淑琴,让陈宝利在工疗站里面接受康复治疗。看到孩子在工疗站里面经过专业老师和相关工作人员的教育和辅导,情况逐渐好转并基本可以做到生活自理,王淑琴的生活有了新的希望,多年笼罩在心头的阴影也逐渐散去。
把200多字的诗歌背下来并在台上富有感情地朗诵出来,对于一般的正常人恐怕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为了让精神智力残疾孩子也能够像正常孩子一样体验到朗诵的乐趣,王淑琴认真留意专业教师在授课时的讲授方法,揣摩各种精神智力残疾孩子的特点,创作了《奥运颂》《祖国的生日》等适合孩子们朗诵的诗歌,还编写了小品《新的希望》。工疗站的孩子们的精神不能集中太长时间,每天只能练半个小时,接受能力又比较差,还有的字不认识,王淑琴一遍一遍地示范、演示,就像当初照料自己的孩子一样,从来不嫌烦、不怕累,工疗站里的孩子们都特别喜欢她。
如今,王淑琴了解了许多精神智力残疾人康复治疗的相关知识,经常利用自己文笔方面的优势,为工疗站做定期总结。在跟记者交谈的过程中,不停地为记者解释残疾人康复治疗的相关专业术语,俨然是一个精神智力残疾人康复治疗的专家。经过她的辅导,向阳楼街道工疗站甘双等精神智力残疾孩子在河东区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诗歌朗诵会上演出,受到了专家的认可和广大群众的喜爱。
女婿
也是儿
天兴里社区的居民都知道,蒋老汉家有块宝。不是金子银子,而是他101岁高龄的岳母。多年来,他和老伴儿一直悉心地侍奉着老人,如视珍宝地照顾着,被街坊四邻传为佳话——
2003年1月,蒋德勤95岁的老岳母突然高烧不退。夫妻俩急忙把母亲送去医院。被医生诊断为肺感染。情急之下,老伴儿犯了心脏病,照顾母亲的重任一下落在了蒋德勤身上。由于老人长期服药,引起了胃液返流等并发症,吃不下任何东西,只能靠24小时输液维持生命。蒋德勤的儿女们白天都有自己的工作,虽然晚上也帮忙值班,但他考虑到老人岁数大了输液容易滚针,还是不放心地整宿看护。大量的抗生素引起了肠道菌群紊乱,老人腹泻不止,经常弄得身上床上到处都是大便。他总是急忙为老人换下弄脏的衣物并清洗干净。邻床的病人看着他忙前忙后地为老人端屎端尿,一个劲儿地羡慕说:“您好福气啊,有这么好的儿子……”三个月后,老太太在儿女的搀扶下健康地走出了医院。连医生都震惊地说:“这是个奇迹,老人能够闯过鬼门关,全靠家人的鼓励和悉心照顾啊……”
随着人年岁的不断增大,开始出现了食欲减退,小脑萎缩,说话开始重复了。蒋德勤夫妇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蒋德勤专门买来一些科普知识和延年益寿的报刊、书籍。按照养生食谱为老人做每一顿饭,保证科学合理的饮食。在他家的餐桌上,饭菜都是粗细粮搭配、荤素食品结合的,各种营养元素涵盖得十分周全。他还专门为岳母制定了健康饮食计划,每天3个核桃、4个桂圆、5个枣、鸡蛋、牛奶从不间断。自2003年那场大病后,老岳母再也没有生过病,连一次小小的感冒都不曾患过。
为开发老人的智力,防止小脑萎缩。蒋德勤可谓煞费苦心。他不止一次地去商场为老人买来塑料插件、积木、拼图等开发智力的玩具。每天晚饭后,老人都会摆弄一阵,锻炼左右手的能力。家里随处可见的看图识字、漫画、图画书,也都是为老人准备的。令蒋德勤夫妇倍感欣慰的是,在他们的悉心照料下,老人目前不仅能够看书读报,还有正常的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生活也基本能够自理。
现在,老人年岁大了,料理基本生活日渐吃力,洗漱就得两个多小时。有时女儿孙荣效也会不耐烦地抱怨两句。蒋德勤却总是批评妻子没有耐心。为了给老人补充体力,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劝说老人多吃点东西,有时竟像哄小孩似的趁老人玩玩具的时候往嘴里塞上一口。“不论多费力气,我也要让她补充足了每天必须的能量!”蒋德勤坚定地说。
蒋德勤夫妻没有参加任何社团,也不出去旅游,不是不爱好,而是想一门心思地照顾好老人。儿女也都纷纷张罗,但都被倔强的蒋老汉拒绝了,原因很简单:“把老人交给别人,我不放心。”
婆婆
也是妈
“虽然公公不在了,但我会像他老人家一样照顾好我的婆婆,其实这些都是应该的,是再平常不过的了。”潘荣总是淡淡地一笑说。整整15年了,她和婆婆一直关系融洽,亲情使这个生活并不富裕的小家显得无比温馨。
潘荣是1994年嫁入王家的,从踏进王家的那一刻起,便将“孝”字记在了心间。平时她和丈夫上班,婆婆照顾孩子料理家务。家里的大事小事有商有量,其乐融融。
退休后的潘荣考虑到婆婆年岁已高,不想再让婆婆操持家务。可勤快的婆婆就是不答应,执意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轻活。懂事的潘荣明白,婆婆是个好强的人,她想为儿女分担。于是她答应了老人的要求,让老人继续做饭收拾屋子。冬天家里没有暖气,为了不让婆婆的手沾凉水,潘荣每次把菜买回来之后,就自己洗好切好。虽然只是个小举动,却让老人开心地抹了眼泪。
“潘荣可是个贴心的孩子……”说到儿媳妇的好,就连平时不多语的韩淑琴老人也打开了话匣子。去年冬天,韩淑琴老人为家里买了两车煤。后来发现是假煤,点不着。老人一着急犯了心脏病,住进了医院。为了让丈夫安心工作,潘荣把照顾老人和孩子的担子全部扛了起来。每天家里医院两点一线,操劳过度的她却从没抱怨过半句。她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让婆婆快点好起来。
陪伴婆婆的时候,潘荣发现老人嘴里每天都在不停地自责,一自责手就会发抖。她心想婆婆这是心病。于是她握着韩淑琴老人的手含着眼泪说:“妈,那点煤算个啥呀,可妈妈我们只有您一个,您要是急出个好歹来,我们的日子可咋过呀!”在儿媳的悉心照料和耐心劝说下,韩淑琴的手不抖了,脸上也渐渐露出了以往的笑容,潘荣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我是个倔强的人,什么难事都不曾让我哭过,可是婆婆的体贴和关怀却经常感动得我掉眼泪。”潘荣深有感触地说。
去年冬天,潘荣87岁的老父亲得了重病住进了医院。虽然有哥哥姐姐照顾,但作为女儿,她渴望陪伴床前,伺候父亲。但是心里还放不下家里年迈的婆婆。每天打理好父亲的基本生活,便急匆匆地赶回家给婆婆做饭。看着日渐消瘦的儿媳,韩淑琴心疼地责备:“别这么折腾了,快安心去照顾你爸爸去吧,我能自己照顾好自己!”看着老人担心的样子,所有的辛劳一下子烟消云散了。
前年夏天,潘荣去医院拔牙回来没听医生嘱咐漱口了。巨大的疼痛让她难以忍受,不停地跺脚。看到这种情况,老人竟偷偷去了太平洋大药房给买去疼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婆婆把水和药送到了潘荣面前。看着婆婆气喘吁吁的样子和那张被太阳晒得红肿的脸,潘荣急了:“妈,你出去给我买药了?这么一大段路,磕着碰着了可咋整?快让我看看,有没有摔跟头?”她紧张地看着婆婆,眼泪却一个劲儿地往下掉。为了她,83岁的婆婆竟步履蹒跚地走了那么远的一段路……
潘荣经常说:“她是我爱人的母亲,我爱我爱人,就要爱他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