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关闭
本报北京5月20日电(记者刘世昕)辖区的水质管理得好坏,有可能成为未来影响干部升迁的重要砝码。
国务院最近转发的环保部等6个部门出台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考核暂行办法》说,今年起,国务院有关部门将对淮河、滇池等国家重点流域的治理情况进行打分和考核,水质的得分情况将被转给干部主管部门,作为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
有专家介绍说,理论界一直有这样的呼吁,若要地方领导干部真正重视环保,就必须把环保作为政绩考核的内容,与干部帽子挂钩,而此次重点流域考核办法无疑是一次尝试。
这份考核暂行办法覆盖的范围包括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三峡水库库区及上游、黄河小浪底水库库区及上游、太湖、巢湖、滇池等河流、湖泊所涉及的省级政府。
环保部将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监察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组成考核领导小组,并聘请相关领域专家,对重点流域的水质状况进行考核,考核评估结果于每年5月底前向国务院报告,经国务院同意后,向社会公告。
考核成绩低于60分的省级政府将被认定为“未通过考核”,他们会面临既丢面子又得放慢经济的尴尬,因为首先他们要在30天内向国务院作出书面解释,并提出限期整改的措施。其次,环保部将暂停这些地区所有新增涉水项目的环评审批,而且因为有了监察部的参与,如果整改不到位,或因工作不力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干部还将被追究责任。